第86章

——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

《荀子*议兵》有言,楚国之兵铁器犀甲,因装备轻利,所以打仗以快著称,他们进攻快撤退也快,迅疾如风并不夸张。

楚人打仗速度快,却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善攻不善守。

楚国自立为国八百年,灭国数百扩张迅猛,但是诸多大国之中,他们也是国都被攻破然后迁都次数最多的。

在常人眼中,攻守兼备才是最好的,楚国攻打其他城池的记载不计其数,然而防御的战事却寥寥无几,从楚怀王到如今那么多年,他们的作战风格就没有变过。

娄林之役,徐国背叛与楚国的联盟而依附于齐国,楚国为此出兵讨伐徐国,面对齐桓公召集的八国联军,硬生生凭着军队的速度差点儿把徐国灭了。

两棠之役,楚国和晋国争霸中原,楚国占尽了优势击溃了晋国,却在晋军战败逃跑时嫌弃人家连逃跑都不会,于是巴巴的跑过去,在战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在马不走时又教他们拔去大旗扔掉辕前横木冲出陷坑,打了胜仗不去追击,反过来教敌方如何脱身,楚人如此不将人放在眼里的做法气的晋军破口大骂,他们晋国不常打败仗,没有你们楚人那么熟悉逃跑的招数,不打败仗的军队,怎么会擅长逃跑?

鄢陵之战,被气狠了的晋国占了上风,打的楚国连爬都爬不起来,而楚国的确和他们之前说的那样,撤的迅速不等人反应过来就直接没影儿了。

到后来,他们不和晋国打了,改和吴国打,那也是一落下风就开始跑,宁可丢了国都都不肯硬抗,缓过来之后就重新聚集军队再接着进攻,这么毫无章法的打发,竟然真的将吴国打了回去。

或许他们觉得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楚国的城池最初都不防御,建国至今八百余年,国都郢都的城墙岁数还不及那一半大,足以见得楚人的心大。

天下国家不知几何,连国都都不设防的国家还真没几个,楚人能攻破别国王都,同样也守不住自家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对王都的存亡并不在意,国都没了,大不了换个地方整军开战再夺回来,多大点儿事儿。

楚国的以前干出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正因为如此,嬴政才更不放心,楚人不善防御,为了避免秦国将匈奴击退后攻打楚国,肯定会在此之前就主动进攻。

楚人兵甲轻便,拼速度他们肯定拼不过,那就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了。

南方没有养马的地方,所以楚国最出众的是水军,只在南方吴越一带作战尚可,打到北边就不够看了。

所以,因为地域的问题,楚国和北方的几个国家交战用的都是申息之地的步兵,楚国申息之师曾纵横中原,可以说是楚国最强横的一支步兵军队。

水军如何暂且不说,只和步兵想对峙,这两人跟着蒙武将军足够了。

李信用兵不拘小节,楚人能跑,他比楚人更能跑,更有甚者脑子一转想出来什么主意还能阴他们一把,南方多丘陵沼泽,骑兵无法在那儿作战,所以只能派遣步卒,阿执的苍云军是重甲,却没有寻常重甲士兵笨重的缺点,这时候与其随着王翦防备着匈奴,倒不如去南方给楚国一个重击。

而且,匈奴人来去匆匆,又从来没有储粮的习惯,只要今冬过不了关,被揍狠了之后又是十年的安宁,而楚国却没有那么容易拿下。

楚国这个占据了南方大片土地的国家,就算政权混乱宗族关系错综复杂,也不是短短一冬就能拿下来的,所以,他们这回做的并不是大举进攻的打算。

可惜蒙骜老将军年事已高,不然这次跟着坐镇秦楚边境,项燕就是有再大本事也绝对破不了他秦国的防线。

听着嬴政的话,燕执沉思了一会儿,似乎知道这人将他派去楚国更深一层的意思了。

唇角上扬抬眼看着旁边人的眼睛,燕执眉眼弯弯看上去格外乖巧,“一切听你安排。”

匈奴那边有王翦和李牧两位大将在,若无意外,王贲和蒙恬也都会守在北地边境,再加上羌廆手上另一路精悍的骑兵,打的他们连祖宗都不认识了都有可能。

所以说,就算匈奴那边来势汹汹,今冬一过,明年春天的战场依旧会回到中原来。

而秦国接下来要面对的敌人,就只剩下楚燕齐了,齐国虽然看上去还是那个富庶的学府之国,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再加上秦国送过去的金银财物,拿下齐国并非难事。

去岁齐王亲自来秦国觐见秦王,称臣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虽然现在齐国还保留着宗庙社稷,但是等嬴政腾出来手,这最后一个苟延残喘的山东之国也不会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