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3页)

尴尬的看着燕执几笔画出来的图案,蒙恬揉了揉还疼着的肩膀,觉得就算这样也不是万无一失。

魏国大部分士兵都被牵制在了韩国,但是剩下那一部分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大梁,城中近三万精兵,强攻的话肯定避免不了伤亡。

大梁处在四战之地,自然时刻都在备战,当年孙膑围魏救赵之后更是如此,不管派出去多少,大梁城中永远驻守着三万精兵。

但是再想想燕执以前攻城的做法,蒙恬又觉得,这人以强攻为先才是正常的。

远远看见策马回来的士兵,燕执眯了眯眼睛,“探子回来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虽然平日里相处很融洽,但是燕执清楚,蒙恬和他完全是两种性格。

领兵打仗之时,只要没有后顾之忧,他自己行事便算无顾忌,只要有一半成功的可能,他就敢去拼一把,实在是被以前吓怕了,在生死之间游走的士兵才能拥有最强大的战斗力,经历过背叛的苍云和正经训练出来的士兵永远都是不同的。

而蒙恬不一样,这人信奉的一直都是稳中求胜,如果可以,他是不肯冒半点风险去拼一个成败不确定的结果。

不过好在,这次的胜算不会只有一半那么少。

从进秦营到现在,燕执还没遇到过能和秦军正面相抗的军队,攻打赵国时完全没有机会和李牧将军对峙,这魏国的良将也尽数老去,除了躲在城墙之中,他们并没有反抗秦军的本事。

城墙建的跟乌龟壳一样,当年的魏惠王究竟有多害怕有人追着打过来?

他们如今的粮草撑上半个月没问题,若是时间再长,就要靠咸阳那边再运粮过来了,以燕执的意思,这大梁城,最好在半个月之内拿下。

而想要那么快拿下大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战伐谋,攻心为上。

短时间内想拿下大梁,这如何攻心着实让他们私底下探讨了许久。

秦国在各国都留有密探,就算他们军中不好找人,送消息到城中,让那些留在城里的密探来将水搅浑也是一个好主意。

二人一路回到军营,正好那些探子也到了跟前,待他们将马交给旁边的士兵送去休息,蒙恬便将人喊来询问情况。

大梁城四个正门,正门旁边各自开了两个侧门,明面看上去皆由重兵把守,丝毫看不出破绽,但这也只是明面上。

城中密探已经将各个城门处的兵力分布打听了清楚,四座城门之中,防守最重的不是西城门,而是正对着韩国的南城门。

不巧的是,他们的包围圈将大梁城层层围住,最精锐的士兵却都集中在了西城门。

“启禀统领,还有一事,城中有消息传来,魏王昨晚崩殂,如今城中主事者为相邦。”

这么快?

和蒙恬对视了一眼,燕执眉头微皱,觉得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若魏王崩殂,魏国太子假肯定会接过他手中的权柄,就算大敌当前,也不会完全没有太子假出现的机会。

现在这么看来,更像是故意将太子假隐藏了起来。

迈步朝着军营走着,燕执揉了揉眉心,“你说,这消息是特意放出来让我们听的,还是魏王真的已经没了?”

“最大的可能是二者皆有。”垂下眼帘慢慢说着,蒙恬眸中闪过一抹暗光,“或许咱们可以找这位相邦大人谈谈。”

魏王崩殂,太子尚未继位,相邦大权在握,让城中密探将这些消息传出来,这位相邦大人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和蒙恬想的一样,燕执点了点头,然后二人一同进了大帐,或许他们连这三天也不用再等了。

一夜安安静静的过去,城外围城的秦军没有任何动静,城中被困着的魏军也没有什么反应,仿佛就这么僵持在这里,三天三个月三年也不会变化一样。

但是等天色亮起来,秦军大营的气氛就和之前几天完全不一样了。

军营上方的炊烟还不曾散尽,全副武装的士兵便已经列队准备出战。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两军野外交战时如此,在攻城时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他们有多于十倍的兵力于敌方,如果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峙时他们无需主动攻击,只围城即可。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只要处理得当,被困在城里的人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更难做到以少胜多突破重围。

与攻坚导致的大消耗相比,由巨大的实力差距带来的围城能让减少绝大部分的损耗且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如此,才是《孙子兵法》中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惜,他们没有十倍于对方的兵力,也没有那么长时间耗在这里,对于如今的他们来说,进攻才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