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4章 纪录!全是纪录!(第3/5页)

这个短片非常用心,应该是从国内弄过来的素材,包括《雷雨》、人艺版《末代皇帝》的话剧片段,也有《遇仙降》《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默》的电影片段,甚至还有他参加邹教授五十周年音乐会的演唱片段……剪辑也很精妙,仿佛是一部属于季铭的艺术家传记片,在彩色和黑白里演绎传奇。

看完片子,在一众惊叹声里,主持人开始转向了电影和表演艺术的讨论:“《默》的主演季铭先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备受肯定的表演艺术家,我们当然相信,在年轻演员们遇到一个适合的角色时,他们或许可以展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天赋。但您似乎不仅仅如此,而是拥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艺术积累、丰富技能和老练的经验,您能说一说是怎么做到的么?”

季铭穿了件黑色的高领羊绒毛衣,裤子是垂坠感十足的咖色阔腿——描述起来,就像个有气质的知产女性穿着一样。

“我认为如果说我有不同于年龄的一些成就,应当在于两点,感知力和表演法。”季铭站在大家中间,好似来到了中戏的课堂上,至于直播镜头,简直被他理所当然地忽视掉:“体验派演员认为你必须沉浸于某个角色,成为某个人物,才可以将它准确地表演出来,这其实是个感知力的问题,你成为它,才能够完整地感知它。”

顿了顿,季铭看了一圈,笑了一下:“但那需要时间和经验,你需要演十个一百个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游刃有余的演员。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天赋里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力,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你的练习,你的阅读,你的模仿……都将成为你感知人物的途径,从未帮助你——超越时间。”

说完,季铭面对一众学生,即兴地将《剧院魅影》的幽灵,《悲惨世界》的冉阿让、《V字仇杀队》里的V,乃至《魔戒》里的咕噜,《哈利模特》里的伏地魔……大约七八个人物角色,仿佛旋转木马一样,季铭转一个角度,就换一个角色,一圈下来,这些为英国人熟知的英国经典舞台剧、电影里的角色,都一一展现在他们面前。

掌声已经无法表达他们的震惊。

欢呼也不行。

所以他们站起来,一边欢呼一边鼓掌,季铭笑着等他们重新落座,才继续说:“无数的经典角色,都将有助于你的练习,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真的去演它们,这是一种天分。

那么第二个因素,表演法。如果说感知力是体验派的法宝,那么表演法当然是方法派的核心——每一个人物都截然不同,但演员只有一个人,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每一个角色无论多么有说服力,它都是人的造物,并不真实存在。既然是创造物,那么它必然由骨头、血肉、毛发、行为特点来组成,然后被表演法统合起来——所以事实上,纵然外相都是不一样的,但统合它们的东西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情绪、思维对身体的控制逻辑。”

“灵与肉?”

季铭和大家伙一起笑了起来。

“灵与肉,物质和精神,唯物和唯心,有很多讲法。”季铭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说法:“但是我们需要具体地理解它,在表演当中,每个人事实上都遵循一种逻辑,它是不具有属性的,角色的呈现取决于它的设定,它的情感,它的背景……演员,或者我,遵循我的逻辑来控制我的身体去展现这些完全不同的东西,然后它们在观众面前组成截然不同的舞台或者银幕形象。”

季铭这一次没有拿经典角色,而是单纯地面对一个方向,演出了四个形象——畏缩的集中营囚徒,指挥决战的将军、街头谋生的卖烟少年,以及神经质的犯罪者。

他们的气质截然不同,季铭给出的表演行为也截然不同……但是把他们截取出来,放在一块,再加上之前季铭的话,这些学生瞪大眼睛,确实假假真真地感受到季铭的表演逻辑……当然,这是非常难的,过了这一刻,再把季铭演过的角色放给他们看,基本上啥也看不出来了。

讨论很快进入具体,《默》里头的角色,里头的舞蹈和音乐……

“他仿佛是一尊艺术缪斯,”《泰晤士报》在评论这场引发巨大关注的见面会时,如此写到:“在近百牛津大学学生面前,季铭挥洒着自己骄人的表演技巧和天赋,他将那些似乎无可名状的舞台奥秘,惊人地展现给了观众……细微的情绪调整,不起眼的手部动作,眼神……相对于一个宣传电影的演员,季铭可能更像是一位表演系的教授,每一位学生都无比地接近着表演世界的真谛。当然,他确实是中国最好表演院校的教授。”

“他展现了一个极致鲜明的矛盾体,一如中国的形象一样,既锋芒毕露又神秘强大。这放在一个国家身上,或许会让人产生疑虑,但放在一个演员身上,却叫人为之深深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