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6页)

事实上如今长安也就只有一个京城的名头而已。

李谈叹了口气,拽过一份文书就开始看。

这一看发现长安如今的事情还真的很多,像是什么商户的税收啊,宵禁的执行啊,还有许多闹事者的处理,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堆。

李谈快刀斩乱麻,一边处理一边说道:“乱世用重典,两位还是仁慈了一些,以后但凡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情节轻的就关他们几天让他们好好清醒一下脑子,情节重的……斩立决!”

李谈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表情都不自觉的带上了杀气,他好歹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这一下说的让纪合跟邹世从心里就冒出了一股凉气。

纪合刚想劝,一旁的邹世拽了他一下,纪合看了他一眼闭上了嘴。

李谈没有管他们两个的小动作,见他们两个没有反对的意思,迅速的将文书批复完毕,顺便还做了一个平粮价的计划——没办法,青壮都被李隆基征走当兵了,直接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虽然说还有人能种地,但是在这个依靠劳动力的年代,劳动力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了各种东西的产量。

随着肉眼可见的粮食产量会降低,现在已经有奸商开始涨价。

李谈在看到这份报告文书的时候,直接就被气笑了:“一斗米四百钱亏他们想得出来!”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黑心肝了,这特么是要发国难财的节奏啊。

到了李谈这里就十分简单粗暴,他没想过要当皇帝,也就不在意那些见鬼的仁义道德的名声,所以他的解决方法十分简单粗暴——敢发国难财就通通抄家。

正好缺粮食平价卖给平民呢。

这样或许对那些奸商不太公平,然而他们做的不过分,李谈也不会这么过分,至少价格不高的,他就是象征性的罚一罚了事。

但敢直接将粮价涨到四百钱,这位肯定是想要趁机捞一笔,顺便将所有的粮价都抬上去的。

李谈怎么可能放过他?

纪合跟邹世听得也觉得特别过瘾,然而两个人也算是熟读律法,都觉得李谈做的有点过,不由得小声提醒:“殿下,这……是不是太重了?”

李谈说道:“我说了,乱世用重典,他们不违法,我的刀就落不到他们身上。”

邹世顿时闭嘴,纪合看了看他也跟着闭上了嘴。

两个人带着批复好的文书离开王府之后,纪合悄声问道:“你刚刚拦着我做什么?”

邹世低声说道:“你还没看出来吗?殿下这是要立威。”

纪合刚开始根本就没往这边想,此时听邹世这么一说,瞬间恍然。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觉得李谈过来了,就成为了长安最高的领导这是没问题的,毕竟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李谈都有这个资格。

最主要的是李谈有兵,长安需要这些兵马的守护,如果有人死死抓着这点权力不放,到时候跟李谈起了冲突,这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将相不和”啊。

在安禄山大军压境的前提下,这种情况是真的能要命。

只不过他们这么想,可百姓或许就会奇怪,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李谈都做过什么。

唯一让大家都知道的可能就是那座琅嬛书院,只不过书院虽然是他开的,但平时管理都是贺知章,所以长安百姓说起琅嬛书院,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贺知章。

在这种情况下,李谈想要收束权利就必须表现出相应的强硬态度,否则肯定会有人得寸进尺想要跟他叫板,那会麻烦很多。

而且李谈也需要通过这件事情来震慑宵小,让长安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家伙都掂量一下自己有几颗脑袋。

纪合最后感慨了一句:“有兵才是最重要的啊。”

别看当年朝堂上丞相们争权争的不亦乐乎,各种将领都成了他们手中的棋子,等到现在,手里有兵绝对比那些文官好混很多。

邹世也有些感慨。

然而他们两个的感慨其实都歪了。

李谈压根没想那么多,甚至在纪合跟邹世走了之后,他还在懵逼:好好的守卫长安,怎么变成了建设长安呢?

是的,刚刚他在发愁粮食产量的问题,就算现在的存粮还足够,但是打仗要粮草,老百姓要吃喝,粮食产量供应不上就会出大问题。

李谈永远忘不了在玩游戏的时候做到战乱·长安的任务的时候,有许多难民都记在吃观音土,结果却险些死去。

他不希望长安百姓沦落到那个地步,这样的话就必须提高粮食产量。

那么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提高科技水平。

所以他还要开始发展科技?

一瞬间李谈觉得自己这个方向不太对,说好的拳打安禄山脚踢史思明呢?

怎么又变成了种田模式?

这不对,这不对。

李谈觉得自己需要捋顺一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