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5/6页)

建宁王一抬头就看到了倚在他门口的李系,不由得脸一冷说道:“二兄慎言!太子之子如何就是泥了?”

李系一噎,直接甩了袖子说道:“我什么意思你明白的很。”

建宁王淡淡说道:“我不明白,只明白二兄若是如此口无遮拦,只怕翌日会有灾祸降身。”

李系阴阳怪气说道:“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若当初丢了的是他,现在……外面威风凛凛的可就是你了。”

李系这样说完,建宁王心中那点不平之气忽然就消失不见了,他轻蔑的笑了笑说道:“你以为谁都是宁王吗?就算让你去,你能打退突厥打退吐蕃吗?”

李系脸上一红,争辩道:“我如何不能了?他比我们又多了什么?”

多什么?那可是多太多了,外间传言都说是宁王善巫术,是以吐蕃不敌,我又不会!

建宁王不想理会他,他也只能恨恨一甩袖子转身离开。

李谈并不知道李系到现在都还记恨他,此时此刻他正坐在小花厅跟李亨谈话。

李亨十分惊讶地问道:“你说……让三郎去领兵?”

李谈点头:“一开始也未必是大将,可能就是跟着去学习一下,但……终归比憋在东宫强,更何况……未来几年之内大唐可能都要兴兵事,殿下……咳……不如让三郎去。”

李倓虽然说了一半没有继续说,但是李亨却十分明白他的意思。

作为太子,哪怕李隆基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实际上也不过就是给个头衔,顺便稳固一下他的太子地位。

实际上的兵权是没有的,在大唐越是将领职衔高手中的兵权越少,反而是基层军官都手握不少兵权。

建宁王如今的年纪,入了军营肯定是要从比较基层的地方坐起来的。

皇子有特例,但太子的儿子准皇子就没有这种特例了。

而李亨怎么可能不想要兵权?军中将领是自己人那他就更稳妥一些,虽然他并不希望用上。

李亨有些为难说道:“可是阿爹似乎没有这个意思。”

李谈说道:“若是事事都让阿爹惦记着,那还要我等何用?我们这自然是要提醒的。”

李亨可不敢提醒,他如果开口言及兵权,只怕首先就会引起李隆基的猜忌。

于是李亨一脸期盼地看着李谈,李谈只好叹了口气说道:“我回去跟阿爹说的。”

如同建宁王一般,李亨对李谈也十分有信心。

他想了想问道:“只提出三郎一个人,是不是有些过于显眼?”

李谈说道:“我本来也不是只让他一个人去,到时候东宫年龄差不多的可能都有机会,只不过是我更看好三郎而已。”

嗯,有历史背书,建宁王的打仗本领可是不低。

李亨听后释然说道:“那也好。”

至于是不是危险,如果连他们都要有危险的话,那么恐怕那时候大唐都……

李谈跟李亨谈完之后,看了看时间,准备明天再去宫里。

而等他回去的时候,杜甫就开心地告诉他说道:“贺监已经同意与我们一同去凉州了。”

李谈听了也很开心问道:“你怎么说服他的?”

杜甫将事情说了一遍之后,李谈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合着贺知章要过去并不是被所描绘的蓝图打动了,而是要过去监督他啊?

算了算了,反正先把人忽悠走再说。

他想了想又问道:“你们跟王维有交情吗?”

杜甫愣了一下说道:“有过来往。”

李谈摸着下巴问道:“你说……能说动王维也一起过去吗?”

杜甫无语地看了他半晌才说道:“殿下,大王,王郎中有官职在身的。”

王维如今是吏部郎中,前途一片光明,又不是跟贺知章一样几乎要退休了,怎么可能跟他们走?

李谈有些遗憾,他之前没有什么机会跟王维打交道,现在也没办法忽悠他了。

这可怎么搞?

让王紞去说服王维……也不是不可能,问题就在于吏部郎中是从五品官职,而李谈作为一州刺史也不过是四品。

大概也只有司马这个从四品的官职能够算是他升官了,然而司马如今是李白。

如果还想把人拐过去的话,那就只有转运使这一个职位可以了。

李谈想了想直接找来王紞问道:“你能不能去问问你兄长,愿不愿意来当凉州转运使?”

王紞:?????

他哥好好的在中枢,干嘛要去当转运使?

就算要下放地方,也应该是去当刺史啊。

李谈倒是想要让他当甘州刺史呢,可问题是朝廷虽然是他家开的,但也不是他说了算啊。

王紞忍不住问道:“大王为何对家兄念念不忘?”

这是第几次了?上次他就提过要让王维去凉州,怎么现在还在想啊。

李谈说道:“听闻令兄在修建方面颇有心得,如今凉州草创,正是需要此等人才之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