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柔然(第2/3页)

慕容燕年少时征战四方的意气给了他不知自审的自信,朝臣却没瞎,连忙拦住了他:“皇上万万不可,若临安没有皇上坐镇,会有损国祚的啊。”

慕容燕瞥了一眼说话的户部尚书沈愈,冷静片刻,才转身扶上龙椅,淡淡说道:“其实柔然军的目的,朕知道。”

众人一惊,连谢璋都错愕地抬起头来,听得慕容燕说道:“柔然王的小儿子艾尼,听说之华及笄,想要与大渝和亲。朕不久前收到密报,早早拒绝了他。”

谢璋感觉自己浑身犹如坠入寒风之中,刺得脑中清明如许。连日以来的种种困惑,都在此刻得到了答案。

笄礼宴会上夏履突兀的行为、偷渡而来的柔然王子、景行突如其来的合作要求以及各方眼线的异动,原来都是夏履与老皇帝之间的来回交锋。

然而这其中,还掺和进了一个两不相帮的景行。

慕容燕仍在说道,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艾尼不知天高地厚,说要么与之华结亲,要么就拿兰州地界的十座城池交换。”在间隙中他冷笑一声:“呵,谁给他的胆子。”

恐怕是真的有人给了这个柔然王子艾尼的胆子。

慕容燕一言落下,太和宫便静得只剩下呼吸声。原是此事虽说只是柔然王子搅和出的事,但私底下错综复杂也少不了,便没人敢轻举妄动,生怕触了慕容燕的霉头。

景行在一片寂静中,端着为皇帝分忧的神情,皱眉道:“柔然虎视眈眈,不知分寸,恐怕只有出兵讨伐才能给柔然一个教训。”

谢璋心想,来了,景大人又要开始发挥他精湛的演技了。

然而慕容燕心情不甚明媚,眼皮也不抬一下就骂了回去:“朕当然知道,不用你来告诉朕。”

但夏履装病,自己又不能前往西北兰州。慕容燕心思百转,目光不自觉地就飘至了方才心血来潮让其留下的谢璋身上,随后又被自己否决。

不,谢璋是个未知威胁,不可轻易动用。

景行被当庭骂,眼皮也不眨一下,继续说道:“但臣细想之下,此事未必没有转圜,柔然既然出了条件,定是有所求,皇上可以由此下手。”

柔然居大渝之北,又是游牧之族,每逢冬日都受不了彻骨的寒气,马匹粮草紧缺。慕容燕循着景行的提醒,几乎瞬间是想到了这个问题。

他缓声问道:“你是说,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拿粮草搪塞?”

景行点头道:“或许这也正是柔然的目的。”

慕容燕不赞同道:“可朕的粮草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柔然一个区区小国,几句话就想空手套白狼?”

景行话已至此,多说便错,于是消了话音。陆舟见状,拱手道:“回皇上,景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柔然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在给大渝上供,若此事可以用粮草解决,我朝之后也可以在供品数量上做文章。”

慕容燕听罢,低头思索起来。

粮草先行,说到底也是和谈。这个武力为天的慕容燕,戎马征战了半辈子,实在不愿意能够用武力征伐的前提之下,选择懦弱的和谈之法。

但他不愿意让夏履得逞,更不愿放出谢璋这匹蛰伏的狼。如果不是景行的一番话,慕容燕恐怕最终也会选择放夏履回西北。

他前后一思索,目光又再一次落到了谢璋身上。

“璋儿,你有何意见?”

谢璋本安安静静地站在后方,兴致勃勃地看着各方势力周旋,被陡然点了名,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滞,忙道:“臣……没有意见。”

宫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嗤笑声。

慕容燕盯了他半晌,突然说道:“璋儿也是从西北回来的,这样吧,你带着朕的口谕,去一趟兰州,做西北军的临时统帅,前去与柔然谈判。”

一时间无人说道,倒是谢澄轻轻倒吸了一口凉气,行礼间便要说话,被慕容燕挥手打断:“就这么办。”

谢澄苦着脸退了下去,却见许久不言的沈愈,却在此时轻轻用他苍老的声音说道:“谢小将军武将出身,嘴皮子怕是不甚利索,老臣的学生宋徽平日里在户部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是话多。若皇上不介意,可以派宋徽与谢小将军一同前往。”

宋徽宋南浔,也就是户部的侍郎,端的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平日里也瞧不见他多少表情,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印象。

慕容燕草草地看了一眼,准了。

谢璋被慕容燕莫名其妙划去了西北,一时不知高兴还是忐忑,但思绪百转间,已大约猜到了景行在其中的作用。

果不其然,待出了太和宫,景行便叫住了落单的谢璋,道:“谢小将军此去西北,还望多多小心。”

谢璋回过身,看见景行一身贴身的官府也穿得长身玉立,便笑道:“多谢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