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6页)

司徒暮归笑道:「两位的作为在下佩服得紧,但此事若能这么容易了解,办事的也不叫朝廷了。这桩事到如今说不上谁因谁果,其实并不是对联的错。对联不过是个引子。即使没有对联,天长日久,也会另生出个把柄来。此事既然起了,自有一番动荡,程掌书能不能拿到,却是小事情了。」

程适与顾况皆对朝廷政事一窍不通,听司徒暮归的话都云雾重重。恒商再向顾况道:「慕远说得已很明白了,趁刑部的人未到,你与程适快走!」顾况心中火燎油烹,若走了,不仁不义。不走,可能反做累赘。

程适道:「怎么能走!司徒大人说得再有道理也不能走!」耸一耸肩头,「我总是主因吧,连累旁人上刑堂我跑路自在这事我做不出。」恒商再叹气,司徒暮归轻叹道:「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只听一阵嘈杂由远及近,脚步纷乱,兵器哗然。有人大声道:「本官乃刑部主事官王经训,奉命缉拿逆谋疑犯。本官已布下天罗地网,逆贼速从房中出来投案!」显然衙役小厮已将一干人都进了书房一事告之了王主事官。

王经训快马加鞭赶到蓼山县,立刻英明神武地冲进县衙,随手抓起一个门房询问,得知方才有人举着皇上赐的令牌进了县衙,此时正和顾知县在书房。王经训来时,大娄尚书已有暗示睿王殿下与此事有干系,于是王大人英明地断定大鱼在书房中,遂将书房团团围住,上前喊话。上句喊完,停顿片刻,继续喊道:「半炷香后本官便命人进去搜,逃脱无门,还是速速出来。」

恒商冷笑,「王经训好大的胆子,他此时该知道本王在房中,程适还未审过,已将本王定成逆贼了。」

司徒暮归轻笑道:「人皆有糊涂处,不过个人的糊涂不同。其实殿下当听臣的劝告,只让蓼山的探子来报信。可惜殿下话未听完就匆匆赶过来。殿下是,这两位是,皇上也是。带得臣也想糊涂一回。」抬头向梁上,「借两位的兵器一用。」梁上的两人面面相觑,扔了一把匕首下来。恒商程适和顾况都大惊,恒商道:「慕远你……」程适道:「司徒大人,原来你也会两下子,难道你想带兄弟们杀出去?」

司徒暮归接住匕首,「事已至此,只能无奈中寻个不得已。」转眼向顾况:「顾知县,你将这位程兄看住了,在房中万万不要出去,待没有动静后快些和房梁上两位离去。事关大局,切记。」

顾况第一次见这位司徒大人冷起面孔说话,竟有一股高高在上凛然之气直压过来,不由得恭恭敬敬点头道:「好。」

司徒暮归拔出匕首,架上恒商的颈边,没奈何地笑了笑,「殿下,暂时得罪片刻。」

王经训在院中等了片刻,又喊道:「时辰到了,再不出来本官即刻下令……」

书房中传出一声,「且慢。」声音不大,院外的人却都听得清楚明白。

王经训明知房中的人可能是睿王,仍然一口一个逆贼,其实心中颇有些忐忑,听见这声且慢,忍不住瑟缩了一下,只见书房门慢慢打开一条缝。王经训手中渗出冷汗点点,忽然倒抽冷气,撑起了眼。

睿王殿下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匕首,缓步出门。而那位敢把匕首架上王爷蛟颈的狂徒,依稀仿佛,十分像是皇上心爱的司徒大人。

睿王殿下,众人都认得。司徒暮归大人,众人更都认得。所以王大人和刑部的众人都成了木鸡,一动不敢动。不晓得这两位在唱哪一出。

王经训只知道睿王在蓼山县,并不晓得司徒大人也在蓼山县。王大人装做不知情对睿王殿下喊了半天逆贼,此时眼前却金星乱冒。司徒大人的刀怎么会架上睿王殿下的脖子,他又应该说什么好。

场面很吓人,王大人很恐惧。

毕竟出身刑部,王大人抖起仅剩的肝胆,很明智地大声道:「大胆司徒暮归,你挟持睿王千岁,意欲何为!?」司徒大人握着匕首,很沧桑地道:「刑部的精明出在下意料之外,吕先的胆子也出在下意料之外。我以睿王为质,吕先仍不肯交兵与我,居然还是秘密通报了朝廷。可叹我谋划多时,竟败在这两个意料之外上。」

王大人骑在马上,阴云密布,寒风刺骨。

人人都明白,司徒大人这是演戏替睿王现象脱罪。偏偏司徒大人将戏做到十足,一番话说得天衣无缝,顺路连吕将军的罪都洗个干净。王大人十分想立刻驾起云头飞回刑部,抱住娄尚书的袍子下摆说下官不干了。

司徒暮归缓声道:「王大人,事已至此,在下只想要条退路。你若想保殿下平安,就让开一条路,放在下出县衙。」

王经训实在不晓得该答什么,皇上的密禁卫早已经在大家都能看见的某条屋脊上站着。但是司徒大人当他自己没看见,你能拿他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