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东皇门】(第2/4页)

于是,路上只剩下了展昭、白玉堂、赶马车的王朝马汉,和马车里的包大人和庞太师。

因为转运使衙门在郊区,因此出了城之后,路就变的越来越颠簸了。

包大人和庞太师在马车里晃得都有些头晕了,赶忙让停下车,索性跟展昭他们步行。

太师平日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稍微走几步溜溜弯倒是还好,这乡间小路还都是上坡,没走多久就累得他直喘。

“哎呦……这附近怎么连个驿站茶棚都没有,好歹有个地方让人歇歇脚啊……”太师边走边抱怨。

包大人瞟了他一眼,又瞄了瞄他那个大大的肚皮,调侃,“我说太师,你回去之后不如把太师府搬到城外的郊区去。”

太师抬头看他,“哈?”

包大人道,“然后你每天都走着去上朝,不出半年,本府保证你身轻如燕。”

太师瞪包拯,“你个黑子……”刚开了个头,太师就喘气,“算了,累得不想跟你吵了。”

包大人直笑。

正说着,走在前边的王朝指了指不远处,“那边有个茶棚。”

太师可算看到救星了,赶忙道,“歇会儿,歇会儿再走啊!”

于是,众人陪着太师一起到茶棚歇脚。

这茶棚门口就一个“茶”字的招子,拴着马,看来是有人。

众人走到茶棚外往里打量,简简单单的一间凉棚,里边三张桌子,两张已经有人坐了,一张还空着。

伙计搭着块手巾笑着出来迎客,“几位大爷,赶路辛苦了吧?我们这儿都是上坡走起来可累!”

太师点着头表示同意,坐下喘气。

包大人在他身旁坐下,边打量了一下四周。

王朝马汉到门口,给拉着马车的马儿饮水。

展昭和白玉堂也坐下,他俩刚才瞄了一眼在坐的两桌人,一桌只坐了两个人,都是黑衣人,低着头正在吃面。

白玉堂和展昭微微对视了一眼,有些好奇——这两人看着都是三十岁上下的大汉,背着行囊包裹带着刀,看起来风尘仆仆似乎是远路赶来,功夫应该不错,样子显得十分警觉。

而另一桌上是四个道姑,一个年纪最大的五十多岁,另外三个年纪都很轻,二十岁上下。

白玉堂和展昭又对视了一眼,这几位道姑的道袍是青色的,应该是明阳山方青观的道姑?怎么上这儿来了?

那几个小道姑正喝茶,貌似也是歇息,而那个老道姑正在闭目养神……展昭莫名觉得她有些眼熟,是不是见过呢?

伙计拿着茶具跑过来泡茶,边自来熟地说,“几位爷,到了苏州府当然要喝碧螺春了是不是!”

别看这茶棚小,倒是也很雅致,这茶棚的茶叶也正经是不错。

太师两杯茶一下肚,力气回来了不少。

这时,那一桌上吃面的两个黑衣人似乎是已经吃完了,扔下银子,拿了包袱和刀,转身匆匆出门……

展昭看了他们走的方向,是下山。

展昭和白玉堂下意识地往山坡上望。

此处已经接近东皇山了,前方还有一块平地,大概有个集镇,还有两浙路转运使的衙门和军营,后边就是巍峨的东皇山。东皇门就在东皇山山顶的仙灵崖,从这个角度应该看不到,换到山的另一面,可以看到建造于飞崖之上的仙灵宫。宫门前有十二座建于唐初的巨大山门,“东皇门”这个门派,也是因此而得名。

展昭似乎有点在意那两个黑衣人,这两人应该不是东皇门的,难道是从两浙路转运衙门那边出来的?看背影,的确是有些像官差,可是满脚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正这时,身旁的白玉堂轻轻碰了碰他。

展昭转过脸,就见白玉堂手里拿了一样东西递给他看。

展昭低头……就见是一块腰牌,上边写着“两浙路转运”

展昭瞄白玉堂,刚才那俩黑衣人的确是从白玉堂身边走过——耗子你竟然顺手牵羊。

白玉堂颇为无辜地一挑眉,随后对伙计招了招手,将令牌递给他,道,“刚才那两个客人掉了东西……”

“哎呀!”伙计赶忙拿着令牌追出去,“官爷!官爷你掉了东西!”

包大人和太师也对视了一眼——伙计叫的是“官爷”啊。

展昭托着下巴——这黄通不是已经辞官了么?还派人出去公干?而且看样子像是刚刚赶路过来又要走?

想到这里,展昭就见白玉堂对他示意——远处的东皇山。

展昭立刻明白了过来——也对,满脚泥未必是赶了很久的路,也可能,是刚刚爬了趟山。

这时,那个年长的老道姑睁开了眼睛。

就在她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展昭和白玉堂都惊讶,这道姑双目慑人,可见内力深厚,实际年龄应该比长相要大,而明阳山有这么高内力的,只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