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第2/2页)

突然,我们感到一阵眩晕,好像珂赛特和冉·阿让,为了摆脱沙威和警察的追捕,跳到了一个真空地带:在那之前,他们穿过的都是现实中的巴黎真实的街道,但突然,他们走进了巴黎一个由维克多·雨果虚构的叫小匹克普斯的街区。这种奇怪的感觉就跟你在梦中走在一个陌生的街区是一样的。醒来的时候,你才慢慢意识到,那个街区的街道其实是根据你白天所熟悉的街道描画出来的。

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关于他们的逃跑,珂赛特和冉·阿让穿过雨果虚构了地形和一条条街道名称的街区,恰好躲到一堵墙的后面,逃脱了一帮警察的追捕。他们走进了一个“很大的花园,样子有些奇怪:萧条,仿佛专门是让人在冬天和夜里欣赏的花园”。这是一个修道院的花园,他们就藏身在这里,维克多·雨果为它设计的地址正好就在小匹克普斯路62号。和多拉·布吕代曾经待过的马利亚圣心寄宿学校在同一个地方。

“在故事发生的时候,”雨果写道,“修道院附属的还有一个寄宿学校[……]这些少女[……]穿着蓝色的校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在小匹克普斯围墙圈起来的区域里有三幢标志性的建筑,大修道院里住着修女,寄宿学校里住着女学生,还有那个被叫作‘小修道院’的楼房。”

在仔细描写过这些地方之后,他又写道:“我们经过这个奇特、陌生、阴暗的建筑时,不能不走进去看看,不能不让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或许出于某些目的听我们讲过冉·阿让悲惨故事的幽灵进去看看。”

和很多前人一样,我相信宿命,有时候也相信小说家有通灵的天赋——“天赋”一词并不确切,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天才。不,这是作家这个职业磨炼出来的: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一些细节上倾注心血——几乎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不能迷失线索,不能放任自己懒散——这种紧张,这种脑力训练久而久之或许会对“过去或将来发生的事件”有一种灵光一闪的直觉,就像拉鲁斯词典里“通灵人”的词条里所写的一样。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在读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巴黎晚报》上刊登的多拉·布吕代的寻人启事后,我接连几个月都没办法不去想这件事。几个精确的细节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去:奥尔纳诺大街41号,一米五五,鹅蛋脸,灰栗色眼睛,灰色运动服,酒红色套头衫,藏青色半身裙和帽子,栗色运动鞋。还有围绕在这一切周围的黑夜、陌生人、遗忘和虚无。我感觉自己永远都无法找到多拉·布吕代的一丝踪迹。而这种缺失感促使我写了一本小说《蜜月旅行》,好像是另一个让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多拉·布吕代身上的方式,或许,我对自己说,为了弄清楚或揣测和她有关的一些事情,某个她曾经待过的地方,她生活的某个细节。我对她的父母一无所知,对她出走的前因后果也一无所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在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八日被送往奥斯维辛的人员名单上读到了她的名字,布吕代·多拉——没有别的说明,没有出生日期和出生地点——在她的名字上面是她父亲的名字,布吕代·埃尔内斯特,一八九九年五月二十一日,维也纳,无国籍。

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想起六十年代我认识的几个女人:安娜·B、贝拉·D——和多拉年纪相仿,她们当中有一个跟她的出生日期只相隔一个月——她们在占领时期的遭遇也和她一样,可能有过同样的命运,或许跟她有过类似的境遇。今天我才明白,我必须写上两百页才能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一点真实的影子。

就在那几行字里:“列车停在纳雄站。里格和英格丽已经错过了巴士底站,他们原本应该在那里换乘去金门的列车。走出地铁站,他们踏上一片雪原(……)。雪橇穿过几条小巷,来到苏尔特大街。”

那些小巷跟匹克普斯路和马利亚圣心寄宿学校离得很近,多拉·布吕代就是从那里出走的,十二月的某个晚上,或许那天巴黎也下着雪。

这是书上唯一一个地方,我在无意识中,在时间和空间上靠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