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8页)
[31]玛基拉为巴斯克人所用的一种铁棍。——原注
[32]高达奎弗河为西班牙南部大河,自东北至西南,中游经高杜城,下游经塞维尔而入地中海。
[33]二十四道为西班牙城市的警察局长兼行政长官。——原注
[34]此乃拿伐及巴斯克各省乡下女子的普通装束。——原注
[35]枪统针与别针,在原文中只差结尾三个字母,故能用做双关的戏谑语。
[36]相传扫帚为女巫作法用具之一,可当做马匹用。
[37]“苍蝇喝水的槽”是一句成语,指又宽又长的伤口。因上文提到苍蝇,故卡门用此双关语。
[38]巴伊·姚那为巴斯克语,意思是:“是的,先生。”
[39]“外省”二字的意义,参阅前9页注。——原注
[40]巴拉察为巴斯克语,意思是园子。——原注
[41]西班牙的骑兵均持长枪。——原注
[42]阿加拉为塞维尔城外七八里的小镇,所制小面包特别可口,每日均有大批运至城中发卖。——原注
[43]巴斯克语:“伙计,你好。”——原注
[44]塞维尔多数屋子皆有院子,四面围着游廊。夏天大家都待在院中。院子顶上张着布幔,日间浇水,晚上撤去。屋子大门终日洞开,大门与院子之间有一道刻花甚精的铁栅门,则是严扃的。——原注
[45]德里阿那为塞维尔附郭的小镇,为当地的波希米人麇集之处。
[46]西班牙成语。——原注
[47]波希米成语。——原注
[48]相传唐·班特罗王(译者按:系14世纪时葡萄牙王,称比哀尔一世)素喜在塞维尔城内微服夜游。某夜在街上与人争风,拔剑相斗,将对方刺死。其时仅有一老妇,闻击剑声持小灯开窗出视,此小灯即名刚第雷育。班特罗王身体畸形,故为老妇所认。翌日,大臣奏晚间有人决斗,酿成命案。王问凶手已否发见。臣答曰:“然。”王又问何不法治。臣称:“谨待王命。”王曰:“执法毋徇。”大臣乃将城内王之雕像锯下首级,置于肇事街上。今塞维尔尚有刚第雷育街,街上仍有一石像,人皆谓为唐·班特罗王之胸像,但此系近时所雕。因旧像于17世纪时已极剥落,故市政当局易以新塑。——原注
[49]罗姆为丈夫,罗米为妻子,均波希米语。——原注
[50]波希米人自称为加莱(男女性多数),男的为加罗,女的为加里,意义是“黑”。——原注
[51]西班牙的龙骑兵制服是黄色的,故以金丝雀作譬。——原注
[52]木腿寡妇是指执行死犯的吊台——原注。(译者按:此语即送人性命之意。)
[53]此处所谓波希姆非中欧的地理名称(即今之捷克),而系波希米民族之总称。
[54]唐·育才为龙骑兵,而龙骑兵在原文中只用一个“龙”字称呼的。
[55]此处的罗马并非那个不朽的城市。波希米人称夫妇为罗马(译者按,此与他们称丈夫妻子的字同出一源,参阅前第35页注),同时即以罗马一字自称其民族,西班牙的波希米人,最早大概来自荷兰一带,故又自称为法兰德人。——原注
[56]九法是一种球根类植物的根须,可制饮料。——原注
[57]米饭与鳕鱼均为西班牙士兵的日常粮食。——原注
[58]盗贼均奉圣·尼古拉为祖师。
[59]基尼为英国货币,值一镑一先令,今已废止。
[60]西班牙人把英国兵叫作龙虾,因他们制服的颜色与龙虾相似。——原注。(译者按:直布罗陀为英属,故驻有英国军队。)
[61]巴倍尔塔是诺亚预备登天而造的塔。上帝怒其狂妄,使造塔的工人讲种种不同的语言,彼此无法了解,造塔工程因即无法继续。事见《圣经》。
[62]19世纪的人尚多戴假发,假发上再扑粉;欲有某种颜色的头发,即扑某种颜色的粉。
[63]此系波希米的俗谚。——原注
[64]此系击剑与其他武术中的术语。
[65]此系波希米人的俗谚。——原注
[66]绸结子的颜色是每头牛出身的畜牧场的标记,结子用的钩子勾在牛皮上。斗牛士从活牛身上摘下此结献给妇女,是表示极大的爱慕之意。——原注
[67]相传玛丽·巴第拉以妖术蛊惑唐·班特罗王,以一金带献于王后,王见后身上就有毒蛇,自是即深恶后而专宠玛丽·巴第拉。——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