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达尔湖中的童话屋(第9/11页)

这样的反应实在太粗鲁、太荒唐、太无聊、太幼稚了。但这种发泄虽然使人丧失理智,却也能让人感到振奋。从愤怒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过程往往十分缓慢、痛苦。

不久,厨子就离开了丽华大饭店。他突然辞职。一天早晨,在亚齐兹陪伴下,他走进我的房间告诉我说:“老爷,我要走了。”

亚齐兹知道我会问什么问题。他抢先代替厨子回答:“老爷,您应该替他高兴。别担心。他在巴雷穆拉城那边的一个家庭,找到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

“我要走了,老爷。现在麻烦您给我写一封推荐函。”厨子站在亚齐兹身后,斜起一只眼睛,伸出一根手指头,指着亚齐兹的背脊不停摇晃。

我坐在打字机前,立刻给他写了一封推荐函。这封信写得很长,非常感性,但我认为这样的推荐函对未来的雇主并无任何用处。它只能证明我同情这个人:我觉得,他跟我一样不能适应社会。趁着我写信的当儿,亚齐兹忙着拂拭房间里的灰尘,脸上一径挂着笑容。

“我现在要走了,老爷。”

我把亚齐兹打发出房间,然后掏出一沓钞票,悄悄塞进厨子手里。他接过这笔钱,什么都没说,只缓缓地、充满感情地说了一句话:“提防亚齐兹这家伙!”

“您应该替他高兴,”厨子走后,亚齐兹又用同样的话安慰我,“两三天内,我们就会找到新厨师。”

就这样,我对丽华大饭店的观感,刹那间改变了:原本我把它看成湖中的一间童话屋。

“老爷,请您帮个忙。您写封信给‘光光局’,邀请局长马丹先生来咱们饭店喝杯茶。”

“亚齐兹,上回我写信邀请他,他没来呀。”

“老爷,请您写封信给‘光光局’。”

“不,亚齐兹,我不想再邀请他来喝茶了。”

“老爷,请您帮个忙。您亲自到城里走一趟,拜会马丹先生。”

这伙人聚集在旅馆厨房里,又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每个星期,阿里·穆罕默德都必须申请许可证,进入警卫森严的游客接待中心,招揽客人。这一来,他就平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拉客时间。他需要长期许可证,这样整个旅游季节都能够通行无阻。厨房那伙人认为,我肯定能够帮他弄到一张这样的通行证。

“他们会签发这种季节通行证吗,亚齐兹?”

“会的,老爷。罗达的船屋就申请到一张。”

我们这家坐落在湖中不受官府认可的另类旅馆,竟然遭受歧视和打压。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立刻跟马丹先生取得联系,约好时间拜会他。那天,在旅馆主人巴特先生陪伴下,我乘坐双轮出租马车进城。

游客接待中心的职员居然认得我!上回我写的那封信,让丽华大饭店着实出了一阵子风头。好几位官员一看见我,就纷纷走上前来,笑眯眯地争相跟我握手——我对克什米尔旅游事业的关切,让他们感到很开心,虽然有点疑惑。印度官僚体系固然效率不佳,公务员办起事来拖泥带水,一问三不知,但他们绝不会遗失或遗忘任何文件。在官员们亲切招呼和簇拥下,我这个主动替本地一家旅馆撰写推荐函的热忱可嘉的外国游客,被送进那间挂满图片的局长室,会见马丹先生。

成群访客等候局长召见。一看到彬彬有礼、神情却十分严肃的马丹先生,我差点想打退堂鼓。寒暄完毕,我总得找个话题谈谈,可不能就这样开溜。于是我说:能不能请马丹先生交代手下,给阿里·穆罕默德签发一张季节通行证?当然。阿里·穆罕默德必须符合申请条件,而这得由观光局认定。

“通行证已经取消了。我猜,您那位朋友拥有英国护照吧?”

我没把话讲清楚,难怪局长大人会有这样的误解。我赶紧补充:阿里不是游客,他只想见见游客。他是克什米尔人,一家旅馆的员工,基于工作需要,他想进入游客接待中心。虽然我也知道游客必须受到保护,但是,能否请局长先生通融……我越说越急切。我只想快快把这件琐碎的事情办妥,保住我的尊严,走出局长办公室。

马丹先生耐心听我陈述。他说,如果阿里提出申请,他会慎重考虑。

如逢大赦,我忙站起身来向马丹先生道别,逃跑似的走出局长室,把消息告诉巴特先生。

“现在,您赶快去见科长吧。”巴特先生说。我糊里糊涂,被他拉着走进一间挤满办公桌和公务员的房间。

科长不在办公室。稍后我们在走廊上找到了他。原来是一个穿着浅灰色西装、身材挺拔、笑容满面的年轻人。他看过我写的信,明白了我的要求。他说,只要旅馆明天提出申请,他会看着办。

“明天,”我转告巴特先生,“明天你再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