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一 奥兹其人

阿摩司·奥兹应该说是时至目前中国学术界、创作界和新闻界最为熟悉的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奥兹在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父母分别来自前苏联的敖德萨(而今属于乌克兰)和波兰的罗夫诺,因此他自幼受家庭影响,接受了大量欧洲文化和希伯来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后又接受了以色列本土文化的教育,文化底蕴深厚。奥兹十二岁那年,母亲因对现实生活极度失望,自杀身亡,对奥兹的心灵产生了极度震撼,也对他整个人生和创作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十四岁那年,奥兹反叛家庭,到胡尔达基布兹(即以色列颇有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集体农庄)居住并务农,后来受基布兹派遣,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哲学与文学,获得学士学位,尔后回到基布兹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生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兹发表了《何去何从》(1966)、《我的米海尔》(1968)、《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莫称之为夜晚》(1994)、《一样的海》(1998)、《爱与黑暗的故事》(2002)等十二部长篇小说,《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乡村生活图景》(2009)等四个中短篇小说集,《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94)等多部政论、随笔集和儿童文学作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曾获多种文学奖,包括法国“费米娜奖”、德国“歌德文化奖”、“以色列国家文学奖”、西语世界最有影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并多次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

奥兹一向主张,对于作家来说,“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作为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以色列文坛的“新浪潮”作家的杰出代表,奥兹把笔锋伸进玄妙莫测、富有神秘色彩的家庭生活,善于从日常生活里捕捉意义,引导读者一步步向以色列家庭生活内核切近。又以家庭为窥视口,展示以色列人特有的社会风貌与世俗人情,揭示当代以色列生活的本真和犹太人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和生存挑战。其文本背景多置于富有历史感的古城耶路撒冷和风格独特的基布兹,形成典型而突出的以色列特色。此外,奥兹某些小说的叙事背景还扩展到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和希特勒统治时期的欧洲,描绘犹太民族的历史体验,以及犹太人对欧洲那种求之不得的爱恋。他善于对主人公内在的心灵世界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展示个人与社会、性欲与政治、梦幻与现实、善良与邪恶的冲突。

奥兹是一位集希伯来传统文化与欧美现代文化于一身的作家,尤受俄国作家契诃夫、以色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格农和现代希伯来浪漫派小说家别尔季切夫斯基的影响。契诃夫让他认识到日常生活琐事的伟大意义,教会他如何含笑运笔,描写人生的悲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格农教会他如何运用反讽艺术手法,用戏谑的方式描写严肃的生活事件。别尔季切夫斯基教会他挖掘人性深处,包括人性中的黑暗面。奥兹酷爱《希伯来语圣经》中优美、简洁、凝练、具有很强张力的语词,并一直试图在创作中保留这一传统。他在许多作品中,使用《圣经》中的暗示与隐喻,使用简明短促的句式,形成强烈的抒情色彩。尤其在发表于1998年的《一样的海》中,奥兹大胆进行文体实验,运用韵文与散文相互杂糅的句式,显示出浓郁的诗意与强烈的叙事力量。

奥兹是一位非常富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作家,素有“以色列的良知”之称。他在2007年8月27日外文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坦言:自己有两支笔,一支笔写故事,另一支笔写政论,针砭时弊。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奥兹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主张巴以双方通过妥协实现和解,是以色列“现在就和平”组织的主要奠基人。奥兹作品中的许多人物,自觉或不自觉地负载着作家的政治理想与见解,表现出作家强烈的道德感与忍让宽容的人生态度。纵观奥兹的全部作品,也可以看到作家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灵探索轨迹。但需要说明的是,奥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驾驭人物上相当老到,并善于借助幽默、反讽等手法,对某些持犹太复国主义理念的卫道士、犹太民族主义者进行揶揄,使得他笔下的人物鲜活饱满,鲜有“传声筒”痕迹。

二 阅读《咏叹生死》

如果说在过去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奥兹一直追寻文学技巧与文学类型的实践与更新,那么发表于2007年的中长篇小说《咏叹生死》则是其进行创新尝试的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