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缺啥(第2/3页)

铜铁器一直是朝廷才能开挖,铜铁器更是不允许私人铸造,一般人要敢自己锻造刀剑可是要杀头的。

哪怕目前扶苏和嬴政父子俩关系挺好,张良也不觉得扶苏会犯这样的忌讳。

赈灾进展顺利,扶苏心情不错,闻言微微地笑了起来,脸颊难得地显出两个略显可爱的酒窝。他还和张良卖起了关子:“等东西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张良见扶苏高兴,也没再追问,叫上陈平他们跟着扶苏在县里转悠,看看百姓们如今的情况如何。

自古以来百姓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不过那么几天的功夫,这个原本被死亡笼罩着的小县已经恢复了生机,田间陌上能看到外出浣洗或者挑水浇灌新苗的百姓。

扶苏一直留在县里,不少人都已经认得他,远远便上前找扶苏说话。

张良在一边看着觉得这情景有些熟悉,仔细一想,竟有些像当初的云阳县。扶苏年纪小,不容易让人心生敬畏,走亲民路线倒是挺适合。

张良没说煞风景的话,只边听扶苏与百姓闲谈边注意有没有混在百姓之中的不轨之徒。

相比邯郸郡这边的欣欣向荣,燕国境内不怎么太平,燕太子丹早回到了燕国。他马不停蹄地求见燕王,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把邯郸郡面临的困境给燕王讲了,期间还吹嘘了一通嬴政和扶苏有多么仁爱百姓。

燕太子丹还和他爹谈心,说哪怕以前他们和赵国不太对付,如今赵国都成秦国的邯郸郡了,我们燕国和秦国那么要好,往上数还通过婚,王后还是秦国公主来着,所以友国有难,我们应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燕王心里早就犯嘀咕,觉得燕太子丹已经投效秦王嬴政,如今听了燕太子丹和自己说这么一番话,顿时勃然大怒:秦国灭了赵韩两国,他身为燕国太子难道没有一点危机感?赵韩两国没了,燕国和魏国都成秦国邻居了,要是他们帮出粮帮秦国救活了邯郸郡,下一个死的就是燕国!

没等燕太子丹把更多的话说出口,燕王便劈头盖脸骂了燕太子丹一通,说他被秦王嬴政洗了脑,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骂完后燕王还叫人把燕太子丹软禁起来,免得他继续把燕国给卖了。

燕太子丹本来信心满满地回来,结果才说没几句就被燕王骂了一顿,还被关了禁闭,不由悲从心来。

父王根本不喜欢他这个儿子,他这太子当着有什么意思?

饿死那么多人的大饥荒当前,燕国帮邯郸郡接济一批灾民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完全可以让灾民帮忙修路挖渠造福燕国百姓。

反倒是不答应才后患无穷,当初燕赵两国边境一直不太平,赵国百姓对他们本就没多少好感,差别只在于更恨秦国还是更恨燕国而已。

如果这次秦国救济及时,收拢了邯郸郡民心,再在邯郸郡宣扬一下燕国连随手帮一把都不愿意,原本可能在背后捅秦人刀子的赵国百姓会彻底改换立场!

他好歹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难道真会是傻子吗?

扶苏希望燕魏两国帮忙救济一下灾民也许是真心的,嬴政绝对不是这样想的。

在长子来探视的时候,燕太子丹与他言明其中利害,吩咐长子拿出所有家财换粮,务必要亲自把粮送去扶苏那边。

粮送去了,到时嬴政想拿这事做文章,好歹有魏国在前头挡一挡。至于以工代赈之事,也只能等他父王气消了再谈。

燕太子丹目送儿子离去,独自坐在月光里叹气。

有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还不如不当这个太子,那样的话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同好们一起踢鞠球,不必连自己好友的用意都要再三揣度。

……

与此同时,咸阳也迎来了圆月高升的初夏。

入夏后天气转热,嬴政夜里变得清心寡欲了不少。

他儿女已经不少,环肥燕瘦的美人也已经拥有过不少,着实没必要勉强自己提起兴致去临幸谁,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腾点时间办公来得清凉舒服。

这天夜里嬴政就没让底下送人来侍寝,反而披着薄外袍看起刚送回咸阳的奏报。最近朝廷挺忙,各种意义上的忙,为了邯郸郡的事,秦国大军都没在边境挑拨东方诸国了,各军将士们肩负起了送粮和送人的活儿。

扶苏身在邯郸郡,还跑去受灾最严重的县住下了,米粮要是不及时送到,说不准连扶苏都要挨饿,所以一切都先紧着运粮之事。

除了粮食之外,扶苏还提出运送一些手工业原料过去,比如纺织原料和蜡烛原料等等,借助原料的输入盘活受灾地区的手工业,好让留守的老弱妇孺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换粮。

嬴政把扶苏让人送回来的每封奏报都看了,前段时间扶苏天天在信里写吃了什么,嬴政觉得扶苏没出息;这段时间扶苏写的全是公事,还要附带自己在地方上碰到的各种惨烈见闻,嬴政又觉得还是看吃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