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字(第3/3页)

若是能借机把文稿献给扶苏,通过扶苏让大王解除他身上的罪名就更好了。

既然自己的算计已经被扶苏发现,程邈也没多犹豫,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几卷竹简从草床边上取了出来呈给扶苏。

为了让扶苏更重视这份文稿,程邈还稍微介绍了一下:“我过去读过不少书,发现各家字体繁杂多变,因着牢中岁月漫长,便挑拣其中易于掌握的字形整合出来。”

程邈摊开其中一卷竹简,上面刻着一行行整齐明了的文字,字形和秦国流行的大篆不太一样,大篆笔划偏圆,程邈整理出来的这些字却偏方,看起来一笔一划都方方正正,瞧着叫人感觉耳目一新。

更重要的是,比之大篆的繁复难写,这些字形明显更容易掌握一些。

程邈接着道:“兴许各家学者不爱这样的字,但各地的大课小课情况大多由隶卒记录,他们没有条件读《诗书》之类高雅之学,许多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想要教出精通大篆的隶卒太难了,是以我想着若能整理出平日里常用的字,挑拣出它们最简单的字形,对于教隶卒识字应当大有益处才是。”

扶苏听了觉得有理。

他虽察觉程邈想借助自己离开云阳大牢的谋算,却不曾生气,更不觉得程邈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若当真是只懂埋头读书、一心认死理的顽固学者,怕是等不到他来就受不住磋磨死在狱中了。

相反,这种懂得把握机会——甚至为自己创造机会的人,才是真正的治国良才。

扶苏展开竹简仔细把上面将近三千的常用字看了一遍,对程邈的博学广记颇为佩服。他起身郑重地朝程邈一揖,认真说道:“委屈先生再在牢中养几日病,我会写信将此事禀明父王。”

程邈对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信心的,是以得了扶苏这个允诺也没有露出喜色,而是稍稍避开扶苏那一揖,坦然道谢:“多谢公子。”

双方对这次相谈都十分满意,扶苏亲自抱着程邈那几卷竹简走出云阳大牢。

见前来求助的朱小六还小心翼翼地跟着,扶苏转头问他:“你家中有几口人?”

朱小六诚惶诚恐地道:“家里六兄弟,父母跟着大哥,我们哥几个分出来单过了,前些年我讨了媳妇,还有两个孩子。我媳妇生女儿时亏了身体,家里穷,没法给她补身体,我脑子一热,就去偷了别人东西。”说着说着,他不由抹了把泪,“我媳妇没怪我,我做了错事,她还在家守着两孩子,每天辛苦不说,还不时挤出几个钱弄吃的送来给我,我以后再不会干坏事了。”

扶苏道:“那你将家中妻儿接过来,找我庄子的管事说一声,就说我留你在庄子上做事。”

朱小六闻言大喜,不等扶苏阻止又跪下咚咚咚地给扶苏磕了三个响头。

扶苏怀里抱着竹简,只能叫怀德将他扶起来,自己转身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