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3页)

醒来后,以平躺姿势,双目无神直视湖蓝弹珠纱帐帐顶。

“公主醒了?”外边的桃知隐约看见容温似睁开了眼,连忙撩开纱帐,关切问道,“公主醒了怎么不喊人?可是头还晕得很?”

容温没吭声,默默把脑袋缩回翠蓝色叠丝软衾里。

她可太晕了——不过她晕的不是血,是人。

简直不敢想,她以后要如何与班第见面。

容温这股低迷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二日晨起。

昨日她醒来后,羞愤之余,忆起自己把班第伤口弄开了,已遣过卫长史带着上好的伤药补品代为前去探望。

听卫长史传回来的消息说,班第一切无碍。

可卫长史毕竟不是她本人,于情于理,她都应该亲自走一趟才对。

亲自前去探望……

容温忧郁的叹了口气,葱白的指头捻着佛珠转得飞快。不清楚是在找借口说服自己前去,还是在竭力找理由逃避。

不早不晚,刚好卫长史前来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容温顺理成章留在府内,召见卫长史。

“公主,你请瞧。”卫长史面带喜色,恭敬的从袖子里掏出封信呈给容温。

“这是奴才在内务府的友人送来的,说是前段儿公主出嫁的日子紧,内务府挑选陪送奴仆一时凑不齐,只能暂且拉了些人填数。如今内务府备选的仆从已经齐了,他们担心那些凑数的奴才公主用不顺手,特来信求问公主,可需要调换一二。”

这封信写得极委婉,但知情人都清楚。

明面上是调换奴仆——实则为换掉公主府内的眼线。

容温颇为意外的挑眉,瞧昨日晋氏那态度,她本以为,还得与恭亲王周旋一番,才能撬动他出手把公主府的眼线清除干净。

没想到,这般容易。

恭亲王是昨夜睡了一觉,把脑子睡开光了吗?

好事既已送到手边,容温自不会推辞。

“你先给内务府回信应下,不过……”容温思索片刻道,“这重新填补进来的人,让他们稍晚两日再送来。”

大清的内务府办事,是出了名的油滑,八面讨好。

吃一堑长一智,容温可不敢再轻易用他们送来的人。

所以打算等宜妃娘娘送她的哪位掌事嬷嬷到府后,请她亲自掌掌眼。

宜妃娘娘屹立四妃之位多年,还平安生养了两个儿子,她点头送的人,容温信得过。

谁知,容温这没先等来掌事嬷嬷。

倒是先把宜妃母家五哥特布库与一闲散宗室子弟豪赌,输光了在京祖产后,还不上剩余赌债,恼羞成怒之下,怒骂宗室子弟祖宗的消息等来了。

京中有个笑话——讲的便是重臣家的纨绔少爷与闲散宗室子弟打架斗殴。

纨绔少爷把宗室子弟揍得连家在东南西北那个门都分不清,可皇帝看在重臣的面子上,睁只眼闭只眼,压根不管这事儿。

可若纨绔少爷敢在与宗室子弟斗殴时,问候对方祖宗。那事情可就大发了,不仅宗人府会亲自出面替宗室子弟‘讨回公道’,严重的还会直接呈报皇帝,请皇帝以不敬皇室的罪名论处。

宜妃五哥特布库这事儿,一看便是闹大了。

容温有些替宜妃着急,但又不敢贸然往宜妃宫中传信,探听消息。

之前简亲王世子雅尔江阿曾笑她与宜妃相交,鬼鬼祟祟,见不得光。连送个掌事嬷嬷,都得绕个大圈子。

实话实说,谁也不愿意这样,连与自己喜欢的长辈多说一句话,都要小心再三的先瞧瞧周围有哪些人。

可是,没法子——这是宫中的生存现实,人人都得学会避嫌。

宜妃出身旧都盛京的实权人家,门庭煊赫。所以,当年宜妃一产下五阿哥,太皇太后便降下懿旨,把五阿哥抱给了寿康宫的太后抚养。

因为,彼时宫中已有了嫡出太子,及母家势力不弱的庶长子大阿哥,双方年纪相差无几,对立的苗头已初显。若是再添一个母族煊赫的五阿哥,那宫中便更‘热闹’了。

所以,干脆把五阿哥抱给不争不抢的太后抚养,断了宜妃的念想,以绝后患。

容温与宜妃相熟,便是因宜妃总悄悄带着吃食到寿康宫附近,看能不能遇着五阿哥。

宫中的规矩,养孩子不可过饱,不可过暖。

所以宫里的阿哥公主,一年到头都是六七分饱,饿得嗷嗷叫嬷嬷也不会多给一口吃食。

冬日里更是穿一件薄夹衣,到了下雪天,嬷嬷才会翻件厚实的衣裳出来给换上。

若是不幸病了,那便只能净饿着。接连几日靠一壶清水,半碗清粥果腹是常事。

五阿哥幼时身子不好,经常生病,经常挨饿。

宜妃是当额娘的,自然舍不得。但太皇太后防她得厉害,怕她仗着有子在宫中搅弄风云,根本不许她私下与五阿哥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