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5/6页)

李天瑶听了,拍案叫绝,替商细蕊高兴上了:“这敢情好啊!刘委员说的话就跟圣旨没两样,他老人家能站到我们商老板这一边来,谁要放屁之前还不得掂量掂量吗!”

他们唱戏的拜几门干亲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些没有靠山的戏子,来一个县长夫人就够他们磕头喊干娘了。商细蕊出身梨园世家,因此省去了许多干爹和干娘,不料想成年成角儿了,反倒晚节不保了。锦师父给商细蕊找的这个爹,名头之大地位之高,既让人受宠若惊,又让人心里犯犹豫,商细蕊毕竟还是存着两分清高的,要他撵着人喊爹,总归拉不下脸来。

乔乐嘬着茶叶,此时把茶叶梗子往茶杯里一呸,摇着脑袋插嘴说道:“真叫馊招!刘汉云那个老犟头,面酸心狠,光会调理自己人!他家三小姐是怎么没的?商小子以后冠了他的姓儿,盖了他的戳儿,不也只有俯首帖耳受他调理的份了吗!北平那边爱说什么让他们说去,总有平息的一天,出来混饭的,受不了这点揉搓还行了?何苦引虎驱狼!”

锦师父眉毛一立:“你个老家伙!这又碍着你什么事儿了!要你多嘴多舌!”

乔乐放下杯子冷笑道:“你的心别人不知道,我能不知道?徒弟认了老相好的爹,亲上加亲,你是夹在中间最热乎的那个人,两头讨巧呗!”

乔乐话音刚落,锦师父捉起面前一只瓷筷搁就飞了过去,呵斥道:“快给我滚!”乔乐抱头一闪,把香烟火柴都揣怀里,走了。

李天瑶自己家里习惯了打打闹闹鸡飞狗跳的,对这一幕不以为奇,无声地笑了两笑。商细蕊也不好意思表现得大惊小怪,而且锦师父管相好的叫刘委员,管乔乐却叫老家伙,里头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打出血来都不算个事儿。锦师父扭头微笑道:“你别听老家伙胡说八道,你认了刘委员一声爹,他在南京你在北平,两不相干的,他能调理得着你?他的干儿子多了去了!按大小资历也轮不着你现眼呀!先把面前这一关过了再说罢!话都传到南京来了,等你回去,指不定老姜头不依不饶的怎么败坏你呢!”

李天瑶也不住地撺掇:“锦师父说得对,是这么个意思。商老板可要想好了,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咱可不能接着受老姜的窝囊气!当着亲的远的那么多人面,指着鼻子就骂上了,他才多大造诣!够什么格儿的!你可是商大老板!我都替你忍不了!”

商细蕊想到那天梨园会馆里的奇耻大辱,心里也是恨得牙痒痒。他生来的急性子,哪里熬得到毁谤平息的遥远那天。他到底还是年轻了。九郎曾经千叮万嘱,凡事要与师兄师姐们多商量,万万不可自行决定。这番叮嘱这会儿全被抛到脑后,商细蕊心里只想着让姜师伯如何吃瘪,自己如何扬眉吐气,想了一回,神清气爽,立刻朝锦师父点了头,说:“就凭师父做主。”

锦师父一拍巴掌赞了一声,次日就大摆筵席,把南边几个有名的都请了来。刘汉云坐在上首,那不苟言笑的巍巍仪态。说句公道话,刘汉云不仅政绩斐然,为人也算正派,不贪墨,不徇私。那么多年以来,从北平到上海再到南京,身边风月情长的只有一个锦师父,锦师父手下的徒弟们他也从不沾手。他写过的几本戏评和批注,连杜七这样自恃才高的也要点头称道。让商细蕊认他当干爹,真不算辱没了商细蕊的。不过乔乐讲的也有道理,这位刘委员爱好名誉,性格孤洁,不合他眼光了立刻六亲不认,便是亲生骨肉也要置于死地。他家的三小姐当年在外国读书,肚子里怀了孩子,男朋友却意外死于海难,她只好挺着肚子孤身返回家寻找一点依靠。哪想到刘汉云深以为耻,认为这是偷奸,说刘家从没有未婚先孕的女儿,竟然动用家法杖责一顿之后赶出家门。可怜三小姐在双重的刺激之下,没过几天就香消玉殒了。锦师父仅仅与三小姐同席吃过几顿饭,聊过几回天,听闻死讯仍然大为哀叹。刘汉云一滴眼泪也没有流。锦师父也忍不住说他冷酷。

刘汉云子息艰难,过了五十岁就开始喜欢认干儿子来弥补遗憾,对此颇为熟手。这回加上商细蕊,刘家的干儿子算是士农工商艺各行各业都攒齐全了。刘汉云在宴席上威仪持重的,直到喝了商细蕊敬的茶,才把他当做自己家的子侄那样告诫了几句立世为人的道理,叫他身在梨园,谨守本分云云,另外隆重地给了他一只嵌宝金如意。据说他的干儿子们都有这样一只统一规格的金如意,使人疑心如意背后是不是刻有暗号,好把干儿子们编成一支队伍。筵席结束后,父子俩好好地谈了一会儿私房话,从台上的戏说到台下的人情,一老一少时隔多年,倒是能够说到一块儿去了。刘汉云微微点头道:“这些年在北平没有白待着,肚子里很攒了些真材实料,有见识,比你锦师父强些。”锦师父在旁抿了抿嘴,喝了口茶。商细蕊低头听着。刘汉云又道:“你锦师父这回为你作保,我也信得过商菊贞教出来的孩子。你借我的名头压压逆风,这没什么的,小孩子家家,江湖险恶,干爹愿意当你的护身符。只不过你我父子有言在先,你要仗着我为非作歹,行不义之事,我第一个饶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