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苏亭越兄弟俩面面相觑。

“尚书大人是要帮我们还是不帮?”苏亭蔚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许尚书不像是好人。

“应该是帮吧,别担心。”苏亭越心里也没底。

孟氏虚弱得不想说话,心中同样无比担忧。

许尚书从后院出去,顺道去了自己夫人的院子,自顾坐下。

“回来了?”许夫人吩咐婢女去泡茶,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坐过去。

“刚回。”许尚书笑了下,状似不经意的语气,“听闻陛下今日给人赐了块匾?”

“是,给一家今日开张的熏香铺子,孙大总管传旨送匾。”许夫人坐下,忧心忡忡,“朝中的事你知道多少,为何一回来便问这不相干之事。”

“新帝登基即将满一月,这可是他第一回嘉奖人,还是民间的女子。”许尚书喝了口热茶,未有明说。

许夫人一点就通,“你是觉得这女子与新帝有私情?”

“夫人聪明,当初新帝还是储君之时选的妃子,他可一个没瞧上。”许尚书轻笑,“这便是原因了。”

许夫人闻言,反而更加忧心,“老爷想要妾身做什么?”

“你带个人去一趟这女子的铺子,把人认清楚。”许尚书脸上笑意散去,“我许家能否全身而退,全靠她了。切莫让她知晓你的身份,去吧。”

许夫人知晓此事非同小可,当即起身,“妾身尽量办好。”

武安侯和两位国公如今只有封号,封地只留下一府五倾,连寻常商户都不如。

若老爷被革职查办,只会比他们更惨。

许尚书目送夫人走远,起身回书房。

从新帝监国伊始,那宫女便一直为其出谋划策,从北境大捷到掌权登基,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稳健。

无论太师和韩丞相如何布局,无论他们能想到多少反了新帝的法子,最后都是无用功。

便是深得新帝信任一直蛰居的秦王,也没能逃过失败的命运。

秦王入京一事,自己与韩丞相直到他薨了才收到消息,可见新帝手段之狠绝。

后来韩丞相和林尚书出事,自己立即投诚镇国公,本以为能趁着新帝不防备给他狠狠一击。孰料自己去一趟靖安回来,武安侯和两位国公都被变成了庶民。

跟开国功臣之后比起来,自己在朝中多年毫无建树,还处处卡着新帝的钱袋子,下场必定凄惨。

许尚书磨了磨牙后槽牙,回到书房里立即冷静下来,琢磨着如何利用那个叫苏绾的宫女,保住许家的荣光。

新帝将此女放在民间,定会时常出宫作陪。

自己可利用韩丞相留下的两个死士去刺杀那女子,再带两个护卫救驾。新帝再怎么想处理自己,也要顾忌自己的救命之恩。

许尚书抬手敲了敲桌子,笑容愉悦。

过了片刻,护卫敲门入内,“大人,宫里来消息说看到一名神似陛下的男子,与孙大总管一起出宫宣旨送匾。”

“去给韩丞相留下的死士带个话,让他们来见本官。”许尚书激动莫名,“方才带回来的母子三人,今夜便丢到城外去不可让人发觉。”

“是。”侍卫退下。

许尚书靠向椅背,脸上绽开愉悦的笑。

择日不如撞日,自己的运气果然来了。

*

过了晌午雨势未见减缓,反而越来越大,寒意逼人。

苏绾坐在小板凳上,仔细跟铁匠师傅解释自己画的枪械图,制成后如何伤人。她就记得个样式,里边的结构一窍不通。

铁匠师傅听得迷糊,不过对这东西非常感兴趣,拿着图纸翻来覆去地看。

“这个若是太麻烦,还有几种简单的。”苏绾拿起他找来的木炭,在发黄的木板上,画出自己能记得的手榴/弹样式。

能做出来外壳,再研究里边放什么用□□怎么配比,应该能成为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

北梁驻扎在边境的部队不少,每支队伍配备一定数量的这个东西,差不多可以所向披靡,横扫各国了。

哪怕不主动侵略,用来自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将士的安全。还可精简军队,让北梁有更多的劳力参与生产。

自己在现世无聊时沉谜看剧,要是沉谜游戏说不定能知道的更多。

倒也不是后悔,这两样东西能做出来,她不需要多久就能成为北梁首富,想养几个面首就养几个。

“我试试,不一定能做出来,姑娘画的玩意太新鲜。”铁匠师傅盯着木板,兴趣颇浓,“三日后姑娘再来,能否做出来到时给你的准话。”

“行。这是十两银子你收好,用废的料超过这个数目,等我来时再给你补上。”苏绾从荷包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递过去。

铁匠师傅开心收下。

苏绾站起来,腿忽然麻了下斜斜栽出去。

赵珩长臂一伸,敏捷将她接住抱入怀中,“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