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4页)

后宫里少个宫女本就不是大事,加上陈良妃成了继后,放自己身边的宫女出去,也没什么好指摘。

为防万一,他还是要派个人保护她,至于她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无需跟他汇报。

自己的身份瞒不了她太久,若自己监视她,以她的性子怕是见都不愿意再见自己的。

赵珩抱着糖出了门,又忍不住回头多看了她一眼。

他如今就想留住她,然而不能。

她不喜欢皇宫,也未有喜欢自己,把她囚在这深宫里当一只笼中雀,只怕她在梦中都不开心。

“玄黎,你也要保重。”苏绾微笑摆手,“去吧。”

赵珩点了下头,走快几步跃上回廊的屋顶,跟着等在外边的墨竹碰上头,转眼消失在夜色中。

苏绾眨了眨眼,掉头回屋。

还真的能飞檐走壁?再有机会入梦的话,可以让他带着自己上屋顶去看月亮,飞来飞去一定很刺激。

苏绾打了个哈欠,关上门把所有的证据收好,熄灯睡觉。

一觉睡醒,外边已是日上三竿。

陈良妃还没醒,估计是酒劲没过去。

苏绾梳洗干净,见陈良妃开门出来,安下心去开大门。

内务府负责派送米面肉菜的小太监,可怜巴巴等在门外,见到她立即绽开笑脸,“苏姑娘可是没睡好,小的明日晚些过来。”

“不用,昨晚是睡太晚了。”苏绾有些不好意思,“让公公久等了。”

“没有的事。”小太监陪着笑,把东西给她时刻意压低嗓音,“昨夜出了大事,听说大将军的副将私自回京,被禁卫军给抓着了。”

“多谢公公。”苏绾给了他一点碎银,拎起东西关门。

太子这速度也惊人了,竟然先抓了大将军手下的副将。大将军治下不严,哪怕他不想交出兵权也不行了。

戍边大将无诏回京,还被抓了个正着,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尤其是这回来的时机,难免让人多想。

看来太子也清楚韩丞相此时还不能动,若无确凿证据,朝中过半的文官怕是都要给他求情,要应付的局面会更复杂。

唇亡齿寒。

这些人跟着韩丞相结党,但凡有一丝的证据出纰漏,他们都会对太子群起而攻之。

太师是因为女儿有谋逆之心,又有谋逆之举,自己本身无实权因此畏罪自裁。

韩丞相那人滑不溜秋,尾巴不是那么好抓的。

拿到兵权也不错,太子登基后再杀韩丞相,将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弄下去,要推新政也容易得多。

苏绾摇摇头,进小院把东西放到厨房,洗手准备早膳。

封后的风声出来,待遇又上了一个台阶,虽还只是两人份的量,给的东西却翻了好几倍,根本吃不完。

“我方才醒来仔细琢磨了下,觉着还是我送你出宫比较好。”陈良妃倚着门,神情慵懒,“你与太子并不相识,这诏令虽是我求的,可外人不这么觉着。”

她一早便醒了,孙来福早早来送朝服,提醒她注意饮食安全,送人出宫也不可打着太子的名义去办。

仔细一想,孙来福提醒倒也有些道理。

苏绾拿着太子写的诏令去敬事房办理出宫事宜,以眼下的局势,多半会有人怀疑她与太子的关系匪浅。

一个小小的粗使宫女,却能拿到太子的诏令,原不是多稀奇的事,毕竟自己封了继后算是有面子在。

可太子嗜杀宫女成性,竟然未调查便将她放出去,没法不多想。

陈良妃见她不吭声,忍不住又说,“我是不会留你的,当了皇后敬事房会安排宫女过来。”

“听你的。”苏绾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真拿了诏令出宫,会惹来杀身之祸。

太子连过路的宫女都要杀,却给一个粗使宫女出宫诏令,太招摇了。

韩丞相如今正等着太子暴露弱点,好绝地反击。

将瘟疫病毒放到老皇帝身上一事,成了还是没成,他没收到消息之前肯定夜不成寐。

忽然而然的,太子送一个宫女出宫,等于是告诉他,太子和这个宫女之间有问题。

苏绾这么一想,寒毛都竖了起来。

好大的一口锅,差点扣到自己头上。

“昨夜喝了酒,今天吃点清粥小菜便行,不用太麻烦。”陈良妃见她没意见,脸上浮起淡笑,“我去换身衣裳,说不准吃完圣旨就该到了。”

苏绾含笑点头。

吃过早膳,两人去佛堂不到两刻钟,传旨的仪仗便到了门外。

苏绾和陈良妃一块出去开门。

陈良妃见传旨的太监是皇帝身边的方德胜,心中暗暗佩服太子的缜密。

除了他,还有礼部尚书、内阁学士和传使,封后的阵仗很足。

苏绾悄悄看了眼,发现自己只认识礼部尚书,其他人都不认识旋即又低下头。

“陈良妃接旨。”方德胜手捧圣旨,身后是礼部尚书、内阁学士和传使,最后是一群的太监宫女,不疾不徐走进敬法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