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2页)

“谁说新君一定要励精图治,昔年楚庄王即位,纵情声色三年,三年之后方一鸣惊人。”反正他现在也无法从褚相手中夺到什么,不如暂时隐忍。

“记住,一定要找到这位钟姓的方士。”他又叮嘱道:“堂姊你可别想随便给我拽个人来凑数。”

钟长生,他曾在褚谧君身边见过这人。此人不仅是个方士,还是个颇有阅历,胆量也不小的游者。曾助褚谧君扳倒楼巡的计划中出过力。

这是个很聪明很好用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认识褚谧君。

新阳的办事能力不差,很快钟长生就被带到了他面前来。

楼巡之乱结束后,钟长生从褚谧君那里拿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金子,又在掐算一番后推断说洛阳接下来会有灾难,于是带着金子便离开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被新阳找到时,钟长生正在距洛阳不算远的巩县一带游荡,靠给人看相为生。新阳公主命人为他沐浴熏香又换上了一身上等的丝袍,然后才将他带到了常昀面前。

“好久不见,先生。”常昀在他行过礼后,淡淡的打了声招呼。

看见故人,总归是让人心情愉悦的。这人认识褚谧君,仅凭这点就足以让他欢喜。

“那时草民见到陛下时,就觉得陛下龙章凤姿,有帝王之相,果不其然,陛下登临帝座。草民实在是无比欢喜。”钟长生谄媚的笑着,一开口便是滔滔不绝。

这人很是矛盾,仙风道骨与市侩圆滑能够巧妙的糅杂在一起,时而让人敬佩他本事通天,时而让人怀疑他就是个骗子。

常昀不理会他的满口阿谀之词,只是问道:“你能够看见人的魂灵么?”

钟长生一愣,如实答道:“回陛下,不能。”紧接着又马上道:“亡魂与生人,相隔阴阳,但是陛下若有挂念之人,草民可以为陛下将其亡灵召来。”他知道平阴君已经死了,他猜测常昀就是为了平阴君而找他。

“是真的?”年轻的帝王脸上露出了狂热的神情。

作为一个方士,这样狂热的神色,他见得多了,当即保证,“草民不敢欺君。”

可是接下来,常昀脸上的热情却又一点点冷了下来,“那,如果那个人没有死,你也能将她的魂魄召来么?”

钟长生迟疑。

“能的吧。”常昀不等他回答,自顾自的说了下去,“能的。我还会见到她的,虽然不知再见面时,她是十三岁、十四岁还是与我同龄。但我们一定还能见面的。”坐在大殿高处的帝王,一边抚摸着怀中黑猫的皮毛,一边喃喃的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钟长生盯着他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也许,能吧。”

“那我……不,是朕,朕封你做侍中。”昔日远离名利的少年这时终于学会了自称为“朕”。

“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朕身边,为朕寻找她。”

“不论她是死了还是活着,你都要找到她。”

*

常昀给一个方士封官并将其请入宫中居住的事在当时并没有惹来太多人的注意。

自古以来,多得是沉迷于神鬼之道的皇帝,最多有几个想要沽名钓誉的儒生上书劝谏了几回,见常昀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也就惺惺作罢。

年末之时,来年的新年号也被定好,叫“元光”。

元光元年正月,东赫兰正式兴兵南下,以大宣拒绝交出西赫兰王子陌敦为借口。

陌敦出逃的事情,常昀是知道的。他记得这事和褚谧君死亡是差不多时候发生的事。以至于他怀疑褚谧君也许没死,而是跟着陌敦一起离开洛阳这样一个是非之地了。

当然,这样的怀疑并无多少根据,他也至多是在心里猜一猜,完全没有办法查证。

“我宣人派出使节与东赫兰交涉数次,终究未能与他们成功和解。我看了军报,东赫兰大军又一次选在了最薄弱的雁门进攻。”常昀闲来无事时,会找钟长生说会话,“你曾去过东赫兰,不妨为我说说,那儿的单于是个怎样的人。”

“东赫兰单于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钟长生神神秘秘的掐指,“重要的事,这一场战争,会给洛阳朝堂造成不小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