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5/6页)

阑珊虽然好脾气,给侍卫一再抢白,眼中却忍不住含了泪。

她对赵世禛本来是唯恐避之不及,只是因为江为功的事情棘手,才不得不自己来找他,却想不到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那侍卫见她站着不动,竟抬手在她肩头一推:“赶紧走开!”

猝不及防的,阑珊后退一步,几乎跌倒在地,身后却有一双手将她轻轻扶住,然后很快松开了她。

“这里怎么了?”

阑珊听到声音熟悉,急忙回头,却见来人身材魁梧,竟是那日在海沿上见过的高大人!

“是舒所丞?你怎么在这儿?”这位高大人显然也还记得她。

如同看见救星,阑珊忙道:“高大人!我、我有要事想求见王爷。求您……”她略带期望地看着面前的男人。

“原来如此,”高大人笑道:“舒丞不要着急,王爷最近脾气不太好,也难怪这些底下的人格外小心,你且稍等片刻,我进去给你打听打听。”

像是在绝望中捉到了一丝希望,阑珊感激道:“多、多谢高大人,求您务必帮帮忙,我有一位同僚,他……给人冤枉。”

高大人挑了挑眉,旋即一笑:“好。”

临进门的时候又对门口众侍卫道:“不要无礼,这位舒丞是王爷的旧识。”

他虽仍是笑微微的样子,侍卫们却变了脸色,急忙躬身答应:“是!”

阑珊给“请”进驿站的时候,每走一步,腿都在抖。

然而还没有进到内室,耳畔突然听到一阵沉郁的箫声。

竟然很熟悉。

那是一首《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不知不觉,阑珊站在了原地。

这首词,除夕夜时候她趁着三分醉意曾敲着酒杯唱过,没想到竟在这里听到有人吹奏……是、巧合吗?

“来都来了,你要在外头站到几时。”那人的声音透出垂地的门帘,扑面而来。

阑珊深深呼吸,才迈步往内走去。

里头有人替她掀开了帘子,抬头看时,正是高大人,仍是向着她笑了笑,牙齿还是那样白。

阑珊急忙向他拱手道谢,谢他传信之恩,高大人却向着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并向内悄悄地指了指。

虽然只见了他两次,阑珊心中却已经涌起了对这位“高大人”的好感。

她冲他感激地一笑,只是转头看向里头的时候,笑容却又飞快收敛了。

又走了十数步,前方出现一块鲛绡纱做的屏风,屏风后有人影若隐若现。

阑珊在屏风旁边小心歪头往内看,却猝不及防地对上了赵世禛正正凝视的目光。

她像是做贼给抓了个正着般,急忙又站直了。

里头是他低低的轻笑:“仍是没什么长进的样子。”

这句话“激励”了阑珊,她低头迈步拐过屏风向内,脚下踏过厚软的地毯:“卑职参见荣王殿下。”

赵世禛却道:“听高歌说,外头的人骂你了?”

果然那是高歌!阑珊心头一动,讪讪地说道:“不怪他们,以我的身份,的确是不够格来面见殿下的。”

“当然不怪他们,”赵世禛淡淡地说道:“是你自找的。”

阑珊微怔。

赵世禛道:“你要不是总避着本王,跟我亲亲热热常来常往的,他们哪里会不认得你?”

阑珊心头一阵慌乱,好不容易想起自己来是为了什么:“殿下,我这次来是为了……”

“不为了江为功,你就不肯来是不是?”不等她开口,赵世禛已经点破了她的来意。

阑珊愣了愣,忙道:“殿下既然知道了……那、那江大人真的是冤枉的。”

“冤枉与否司礼监的人自会查明,跟我无关。你若要求情,自去找他们说话。”

“殿下……”

他不做声,反而向着旁边一个人道:“再吹一遍吧,还不错。”

阑珊才发现旁边居然还站着个人,竟是个美貌的女子,手中捧着一管玉箫,闻言屈膝道:“奴婢遵命。”

“殿下……”阑珊有些无措地看着他,真的、不管吗?

不过也是,他的确没有必要去管。

熟悉的箫曲响了起来,阑珊怔了会儿,终于大声道:“殿下!”

箫声戛然而止。

吹箫的女子抬头,见那位年青俊美的王爷淡淡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门,她即刻会意,捧着箫便悄然退下了。

阑珊并没有察觉人已经走了,只顾低着头道:“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司礼监的大人未必肯听,更未必会见我,我、我所认得的能主事的,只有王爷您。”

赵世禛听到最后一句唇角微勾,却道:“你怎么不报杨时毅的名字,司礼监一直跟内阁勾搭的不错,这个面子应该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