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拍马屁现场教学(第5/7页)

陈清风:“你就是认准了,我五嫂会比较厉害?”

姜甜甜果断点头:“我不会看错哒!”

陈清风想一想,如果说原来五嫂比较软弱,那么现在可真不是那样了。不说旁的,就说五嫂悄无声息给苏家来的那一手儿,就很不简单了!

他点头:“你说的有点道理。”

两个人讨论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来的这样快。

苏小麦是很典型的外柔内刚,比别人多活二十多年,总归不会在她的性格里留下痕迹,而且,当年那个时期的小饭馆儿,能来的起的,大部分都是有些“能力”的人。

见识的多了,自然也就慢慢的培养起来。

苏小麦吃了姜甜甜的包子,越发的肯定如果自己来做,一定是更好的。她现在就琢磨,她是不是,也可以尽快的做起小买卖?按理说,她该是在观察一段时间。但是苏小麦又知道,她必须紧迫起来。

所有人都可以不紧迫,她不可以。

因为,别人都不知道,今年秋天会因为一场大暴雨而欠收,最后收上来的粮食,只有三分之二。让人十分伤心。当然,如果说今年这个大暴雨的欠收只是开端,那么明年会更差。上一辈子,她过完年就离开了丰收大队去了陈清北那边。可是她知晓陈清北和家里的联系,也晓得,明年会干

旱,又是很不好的一年。虽说没听说谁家饿死了,论艰难和大饥荒没得比。但也还是困难的不行,日子过得很苦。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天不好,就是要人命了。

陈家这样的家境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旁的了。

苏小麦沉默的想了一会儿,主动凑到了陈大娘身边,陈大娘今天可是喜气洋洋的,整个人都透着喜庆劲儿。满是快活。

她一大早含着糖,已经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了。

现在整个丰收大队都晓得,她那个还没过门的小儿媳是多么的乖巧多么的懂事儿。这真是嫉妒的一干当婆婆的恨不能用白眼球儿剜死自家的儿媳。

糖虽然金贵的很,但是大家又觉得,其实陈婆子说的对啊。

一块糖,在金贵也才一分钱。

除非是苛待儿媳妇儿到死的那种恶毒老太太,但凡有点心,总是能够攒成的。每年雨季攒点蘑菇送到公社的副食品收购站,都能卖个毛八分了。

所以,各家婆婆都很气愤都很恼火。

而陈大娘在收获了一圈羡慕与嫉妒之后,觉得自己干活儿都比以前还有劲儿了。

这心情,就是一个字儿――爽。

苏小麦,她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陈大娘看她过来,问:“给蚯蚓送过去了?”

陈大娘和她男人可不一样,她男人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她倒是觉得,小儿子说的有点道理。虽说,偷懒的太多确实不好。但是,适当的小偷懒,干点儿自己的事儿,也是应该的。

毕竟也没得把一腔力气全都用在这上面吧?

你不偷懒,人家别人还偷懒的。

但是几个傻儿子就是跟他爹学的,老实肯干。真是愁死个人,她的几个孩子啊,就她大闺女像她,有脑子又聪明。剩下几个儿子,啧啧,要么就太老实,要么就太鬼精。

真是愁人!

“娘,我有点事儿,想跟你说。”苏小麦压低了声音。

陈大娘扫了她一眼,还没说话,就听到哨声响起,这是中午结束了。苏小麦跟陈大娘两个人一起往家走。前天才下过雨,这两天正是蘑菇最好的时候。

她的三个嫂子都请了假,去山上捡蘑菇了。

当然,也不独独是他们家这样,村里人口多劳动力多的人家,好些个都这么干。不过也幸好三个嫂子不在,倒是让苏小麦可以和陈大娘说点悄悄话。

苏小麦:“娘,我想去城里卖包子。”

陈大娘一下子蹦了起来:“啥!!!”

她真是生生被苏小麦的开门见山吓到了。不可置信的看着苏小麦。

而其他人看到陈大娘这样,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竖起了耳朵。

不过陈大娘可不给别人偷听的机会,立刻拉着苏小麦,快走了几步,她低声骂:“你又在作什么!好端端的胡说什么,你不晓得,投机倒把是要去蹲篱笆的吗?我看你是疯了!”

苏小麦:“娘,我是为了家里好的。我就一个人,连个孩子都没有,能吃多少?就算是真的卖了钱,也不是我自己花的。我想去卖东西,也不是为了我自己的。”

她轻声细语:“我就是觉得,咱们只种粮食,只守着这些,那将来可怎么办啊!将来我跟清北有了孩子。将来小六夫妻结了婚,总也是要有孩子的。咱家人越来越多,每年的粮食是有限的,咱们怎么苦一点都没关系,但是不能苦着孩子吧?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我先头儿伤了身体,一旦怀孕,不定就要养着。那个时候家里又缺了劳动力,不是更艰难吗?再说如果我那个时候真的不能上工,几个嫂子怎么想?清北还要过年才能回来。他这次回来,我是卯着劲儿想要怀上的。所以我就想着,趁着大半年,多攒点钱,咱们换了粮食藏在家里。就算是我真的有了不上工,您也能为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