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4页)

听到这个数字,马兰兴奋了。

她是马家大队长大的,自然之道以前的春麦产量了。一亩地才一百多斤呢。

她以前也不懂种地,只觉得奇怪,新社会的土地上产量为啥这么少。毕竟她上辈子的记忆中,粮食多的吃不完。就算是老家的亲戚收粮食,每年也是大口袋的往家里搬。

后来慢慢的才知道,因为缺少了科学。

马家大队依然采用的是旧社会的种田模式,靠天吃饭,施肥靠大粪。种子也是普通的种子,哪里可能有高产量呢。所以大伙儿就算再努力,也总是吃不饱。

宋楚高兴道,“妈妈,三百斤是不是很多?”

马兰直点头。三百亩的亩产,已经很高了。

宋楚的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眼睛看着江博,“小博哥,你真做了大好事了,你让好多人都能多吃一口饭了,你太伟大了。我太崇拜你了!”

江博白皙的脸上慢慢泛红,连饭也不吃了,抿了抿嘴,“以后他们会吃更多的饭。”

宋楚高兴的点头。

吕县长感慨道,“小博,你这次真是做大好事了。这化肥啊以后要是推广开了,更多的人都能吃上饭了。”

“推广?”江博皱眉,“它是属于平安县的。”

吕县长以为江博不乐意对外推广,就劝道,“小博,咱都是华国人,有饭要一起吃。你做的事儿可以造福更多人,不好吗?”

“我是按照平安县的土壤情况研发的。如果对外推广,效果只有百分之八十。”

吕县长:“……”

马兰也听明白了,他儿子这是给平安县量身定做的的化肥啊。

吕县长之前还说江博赤子之心呢,这会儿就头疼太赤城了。为了让他外婆家吃饱饭,还真就只针对平安县了。

苏志峰解释道,“其实所有的化肥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带来同样的效果。毕竟要普及的东西,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使用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马兰点头,“就是,这种事儿没法避免。”

吕县长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了。好在还有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呢。

有这百分之八十也算很不错了,“我们县里准备开化肥厂了,要大量的生产化肥。另外,我们也会汇报上去的。到时候县里必须给小博奖励。小博,你个人有啥要求吗?”

江博当然有要求了。他那车的发动机,真的让他很头疼。续航能力太差了。这大热天的,每天都扛着一袋煤炭,简直糟糕透了。

“我要换发动机。”

又换发动机啊,吕县长抓了抓脑袋,“上面好像说那技术要保密。”

“那就用已经有的。”江博道。他不准备再自己做发动机了,上次做出来的,都不能给他用。

吕县长:“……要不我给你配专车吧,我那专车给你用。司机都是现成的。”以江博现在的职位,以及在县里做出来的成绩,给他配专车也是可以的。大不了自己这个县长骑自行车呗。

马兰和苏志峰:“……”他们儿子真是越混越好了。

江博摇头。他还是喜欢自己开车带楚楚上学。

吕县长这会儿可不想委屈江博了。这么重要的人才,一点需求还能有啥不能给他满足的呢。反正省城那边还有一个高所长呢。自己这边不行,到时候找高所长不就行了?“……我给你申请,帮你定一个新的发动机。”

说完要求,吕县长就赶紧走了。

他还得回去召集县里开会呢。

整个县政府的干部们都参加了这次的会议,古厂长也来了。

会议的主题就是生产肥料,并且在全县推广肥料。

因为马家大队的丰收已经证明了肥料的有效性,所以县里的干部们对于这提议全票通过。

古厂长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幸好我早有准备,我们厂里已经生产出了两条生产线,县里如果有需要,可以马上过去提货。但是这该走的账还是要走的。”

吕县长白了他一眼,“这么长时间就两条线,你还好意思骄傲。你们机械厂真是越来越不行了,是做螺丝做的时间长了?”

古厂长脸上笑容顿时一僵。差点儿就要对吕县长骂出声了。

之前是谁说实验没做完,不知道成不成,要等实验做完了之后在给上面汇报,再做决定。

要不是他坚决的相信苏顾问神奇的能力,一早就做好了准别,就这两条线都没有的。

当然,人家县长,他心里有话也不敢说。他问道,“吕县长,这技术要是往上面汇报了,咱县里还能生产吗?”

“咋不能呢,这又不是需要保密的项目,咱自己弄出来的,属于咱们平安县的。咱自己就生产。你们机械厂赶紧加班加点的生产起来,多生产几条生产线,咱们县里马上就把化肥厂给建立起来。要建设大化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