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3页)
走之前,她说要送顾晓玲一份礼物,这可把夏云给吓到了,谁知蔚蔚似乎早就料到了夏云的心思,她道:“不是很贵重的,就是送几张我旗下酒店的白金卡而已,你们以后可以免费去住。”
这么说,夏云也才放心了。
只不过当蔚蔚走后,顾晓玲开始研究这些酒店白金卡的时候,忍不住说道:“竟然有50多家连锁店……还都是五星级的酒店,这住一晚都要好贵吧,还给我们永久免费,这女孩不仅为人客气,而且真的很会经营事业啊。”
哎,可惜了……可惜这蔚蔚,不是一个男孩子,不然顾晓玲说不定就看上这个女婿了。
*****
在《化学界》期刊的编辑部内,所有的编辑都已经在第一时间看过了夏云的这篇论文。
看完后,整个编辑部就光这篇论文就已经讨论了整整一天。
“太震撼了吧,怪不得小陈说这要变天了。”
“我觉得就这样吧,赶紧在后天的期刊上加急塞进去发表,让大家也都看到。”
“这作者是谁啊?一个小研究员?”
小陈回答:“我还没来得及去查看这个作者的个人信息,但是总归就是蔚蓝研究所的研究员。”
毕竟叫夏云的那么多,大家也不知道这个夏云就是那个前段时间很出风头的那个夏云。
“蔚蓝研究所真的是人才辈出啊……”
……
……
两天后,《化学界》新一期发表了。
作为业界内众多研究人员每期必买的期刊,一经发售,就已经被很多人给买走了。
只不过对于那些熟悉《化学界》的人们来说,这一期的期刊似乎和往昔有所不同。
因为这一期的《化学界》,在封面最显眼的地方,竟然放了一个人们闻所未闻的东西。
并且还取了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题目——“创新定理—埃尔法定理。”
翻开来一看,以往这种标题对应的的第一篇论文,基本都是些含金量很高的论文,验证了一些理论啊,或者是探讨化学领域的一些研究等。
但是这一次,这最被重视的第一篇论文,似乎都无法称之为论文,因为它并没有像论文那样工整,而是像一份笔记。
“真少见,竟然是有人创造了新的定理?”
“这个作者是蔚蓝研究所的夏云?就只有这么一个署名?那是谁啊,能做这种创新定理的,一般也是德高望重的某位教授吧,可是这个夏云,真没听过有这个教授啊?”
“该不会就是某个小研究员?”
想到这而,大家就有些纳闷了,这种事,像是一个小研究员做出来的吗?
……
……
大洋彼岸,美国,国际化学联盟的办公室桌上,也躺着这本《化学界》。
这本来自于亚洲的期刊杂志,虽然联盟每月都会订购英文版,却压根没有人会去看。
因为以世界范围的目光来看,亚洲国家,特别是《化学界》所在的这国家,其化学领域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值得注意的成就。
诺贝尔化学奖也从来没有颁发给这国家的学者过,因为这个国家的化学领域水平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程度。
所以联盟象征意义地订购了世界各地的化学期刊,大部分都不怎么去看,这本《化学界》也是。
大部分这样的期刊就这么静静地躺在桌子上,直到过期被当废品收掉。
办公桌边上,来来回回走过无数的员工,偶尔他们会瞥一眼桌上,一般来说,他们大部分人只会随意瞥一眼,然后就略过。
但是今天,事情有些不同了。
凡是经过桌面,瞥到《化学界》的国际化学联盟的员工,目光都会在杂志的封面上驻足一下。
因为封面上那个标题,实在太让人瞩目。
“创新定理——埃尔法定理。”
凡是搞化学的,谁能不被这个题目吸引?
但是当他们看到这本杂志的出处,是来自夏云所在的那个国度的期刊,他们顿时就没什么兴趣了。
因为这个国家在化学科研上的水平比较普通,比起美国以及很多欧洲国家来说是不及的,他们也就懒得去看了。
不过,也存在一些闲的没事的员工,比如眼前这个名叫杰瑞的学者,他出于好奇,还真的想去看看这篇东西。
于是,他顺手就拿起来了,对同事说道:“我去看看这篇。”
同事随口道:“这个国家的期刊,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
杰瑞挥挥手,“我知道,我也没抱很大的希望,我就是闲着无聊而已。”
说完,闲着无聊、没抱希望的杰瑞就带着期刊在旁边的沙发坐下开始看了。
……
……
2个小时后,大致将这篇论文给琢磨过了之后,杰瑞已经保持着两眼放光的姿态将近2个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