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养对儿女是叉烧03(第5/6页)

原身与丈夫感情好,但两个女儿的嫁妆,按照府中定例,算不得少,也算不得多,原身和丈夫想要给两个女儿将来的嫁妆多添一些,最方便不招人口舌的法子,就是从原身的嫁妆里拿些东西出来。

只是原身在家中时,着实不算受宠。

其母三个女儿,最疼长女,嫁妆最多,嫁得人更是家中年过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的才子,对幼女也颇为怜惜,给的嫁妆也不少。

然而到了原身这里,上不上,下不下的,其母先给长女和幼女分好了嫁妆,到了次女这里,着实是分不到什么好东西了,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原身母亲才把自己的一块并看不出什么好成色的“传女不传男”的玉佩,给了原身。

这还要招致长姐的嫉恨。

幸而原身自己是个明白人,所嫁的丈夫是个真正的良人。夫妻二人一商量,丈夫便许了妻子暗暗的转移一部分财产,好教妻子嫁妆丰盈些,也叫两个女儿将来的嫁妆能多些。

……

叶梨脑中转了一圈,心道原身夫妻,的确是难得的恩爱夫妻,在古代是当真罕见。要知道原身的大姐夫家里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定,家里无妾,可还是颇有几个通房,那几个通房也是允许生育的,只是生育后,孩子必须抱给大妇教养而已。

原身夫妻的感情,真真是好。

但是……就算再好,叶大佬心说,明贵妃当年都没当成皇夫,这一位,嗯,将来还是另外追封个什么王好了,就不必追封皇夫或皇后了,免得将来某人伤心难过。

又要给她跳甚“脱羽舞”了。

这些念头在叶梨脑中一闪即逝,随后就看向了脸上微微惊讶的翠嬷嬷。

翠嬷嬷忙道:“老奴这就去办。”

翠嬷嬷倒不是不能用,但翠嬷嬷跟着原身的日子太久,叶梨生怕翠嬷嬷看出什么,有些事情,才不叫翠嬷嬷插手。

等到那几个对原身曾经熟悉、现在不熟悉的忠仆回来了,叶梨便打算打发翠嬷嬷专门去照顾姜来烟——姜来烟的身子,是当真不太好,需要一个能压服的下底下仆从并对姜来烟好的人照顾她才好。

叶梨又去见了姜永安和姜来烟一回,回去便叫人铺开纸笔,开始写信。

还要想着赔礼的事情。

昨个儿她大骂姜飞鸾和姜永宁不孝,且还对着翠嬷嬷明确表示出了不想要这个长子和长女了,翠嬷嬷最是通透,自然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就是不许翠嬷嬷拦着这件事情往外传扬。

叶梨就是要叫外头人知晓,姜飞鸾和姜永宁不孝。

观这二人前世所作所为,或许一个只是想要嫁给未来的皇帝,好做那真正的人上人,全天下女子的最尊贵的人,一个单单只是想要娶到心上人而已。

可这二人自私自利,气得母亲病倒在床,昏睡数日,期间更是因掌家不利,对病中的弟弟妹妹照顾不妥当,导致下人对姜来烟这个女孩儿更不上心,害得姜来烟夭折。随即连封闭消息都不知道,使得与姜来烟手足情深的姜永安病情加重,同样早夭。

原身或许早就不生气他们气自己的事情了,可姜飞鸾和姜永安却害得弟弟妹妹夭折,原身怎么可能还会爱这两个孩子?

原身说,随他们去。

但叶梨要做的是改天换地的大事,嫌弃二人叉烧也好,防止将来事情闹出来,影响到二人前程也好,叶梨都决定,要尽快和这二人断绝关系。

这不孝的名声,自是要传出去,而姜飞鸾和姜永宁的婚事,也都要妥善退掉。只是,翠嬷嬷心软,恐怕只会稍稍传出些不孝的传闻,具体的绝对不会外传。但这暂时也足够了。

姜飞鸾的未婚夫婿盐商出身,如今也只在翰林院读书,想要退婚,只要把原先对方给的那许多的订婚礼和三万两的压在首饰盒下的银票给退了,再赔偿上许多对方家里绝对不会有的世家藏书的誊抄本,几件能撑门面的古董,再送两个能去国子监读书的名额,对方到底不如安阳侯府势大,必然是肯同意的。

且姜飞鸾的夫婿下面恰好有两个十岁出头的弟弟,若能进国子监,既可有名师教诲,又可广结人脉,安阳侯府还肯送藏书的誊抄本——这些是寻常普通富商都得不到的东西,且还能一代一代的传扬下去的东西,对方大约,还是会满意这份赔礼。

至于姜永宁定下的婚事,乃是郡主之女。且那郡主还是原身的好友之一……叶梨心说,这门亲事,才是不好退的,可如今也只能厚颜退了。否则,那姜永宁,如何配得上郡主之女?

——

事情果然如叶梨所料,姜永宁和姜飞鸾不孝的名声,很快传了出去,只是流传的并不明显。翠嬷嬷到底是担忧原身将来会后悔,做得很是隐晦,外人也知道风闻一二,并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