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风起(第3/4页)

程清风道:“白贤侄与贤侄女在江湖上已有字号了,还要去?”白芷笑道:“我是大夫嘛。”程清风乐了:“那这些小子可算烧了高香了,伤了死不了。”

程清风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客栈可以住了,白微腾了一间房邀他们暂住下来。第二天,顾岩又派了人来请白芷住进别府,白芷还是拒绝了,但是与他约了时辰一同赴会。

地点在京城外面的一处庄园围墙外的晒谷场上,庄园是京城一个喜欢武艺爱听江湖故事但是自己半点习武天赋也没有的富商杜天一的。庄园就充作接待成名前辈落脚、承办饮食、救治伤员之类的地方,晒谷场足够大,三面搭台子,正中前方是武林名宿、江湖世家公子小姐(也就是沈雍和白芷)等人的坐席,左右两边身份比他们差一点,也有是出场少侠的师长的。

事情的起因是几个少侠喝酒谈江湖。说着说着少年们起了争执,少年人爱认死理,说不明白就打,打也打不明白就准备开大会一起打。找来找去城里场地不够只有去城外,杜天一是他们的熟人也爱承揽这种事。于是大冬天十一月,一大群江湖豪杰就到了城外晒谷场里吹西北风。

晒谷场四周的庄稼都收割完了,也是一片空旷,一点挡风的都没有。杜天一还把三面台子搭得挺高,台上搭个棚子但是棚子薄还只有个顶。因为他觉得这样才有江湖味儿,哪家江湖豪客比武跟看戏似的呆暖阁里的呢?

这可坑了个大爹!

纵然金贵如沈少主也不能拿出在家里那一套来摆谱,有点排场的都在背后排一队弟子当人墙。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白芷了,白微是个当惯了保姆的人,先看了场地转头就去买屏风,拿大毛披风把白芷包得只剩两只眼睛在外。如果以内力计,白芷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扛冻多了,她居然也安心地坐在屏风前面一脚踩上脚炉。引了许多人围观。

顾家的排场真是足足的。

好在白芷还算有礼貌,拒绝了正面的位置,要求在左侧看台落座。她前脚去了左边,沈雍后脚也跟了来,仿佛两人很懂礼貌一样。顾岩也放弃了正面看台的位置,跑到她下手坐了。家世不如他们的掂量掂量分量也往左右看台去,正面看台就只剩真·武林名宿了。正面看台有一个人很惹眼,他叫卞敬与普通的江湖人不一样,是传说中的“大内高手”。这是份祖业,他年轻的时候离家闯荡江湖赢了不小的名头,后来被父亲和叔叔联手捆回了家里才拣起了给皇帝看家护院的职业。

杜天一也腆着肚子在一边陪着,看着满眼英雄豪杰激动得双颊通红。他倒有心做个主持,只恨北风太强将他的声音都吹散了,只得换了一位有内力的、江湖上有些声望的侠士做主持。

主持者叫孙东昌,大徒弟早亡小徒弟才入门不参与这次论剑,由他主持也算公平。他先介绍了这次论剑大会的起因,提到赞助者的时候杜天一挺了挺肚子。接着孙东昌介绍了高台上出席的嘉宾,由这些嘉宾来点评各家剑法的好坏。

卞敬之外还有闵铁龙师兄弟俩,白芷觉得这仨是代表朝廷来当监督的。此外还有“开碑手”谭影、“剑动八方”钱海,这两位是江湖上有名的独行侠。又有白芷在顾郁洲的寿宴上见过的几个人,也是大派宗主。还有一些名气差一点的,位置就略偏一些。

武无第二,江湖排位简单粗暴没得争,想争就打一架。

很快介绍完了,孙东昌便宣布了规则:“江湖规矩,武艺说话,不比武难道还比绣花吗?两两捉对可以自选对手,可以拒绝,比完下场!不可车轮战,三场之后须休息一场。以武会友,点到即止,不可杀伤性命!两刻为限,两刻未分出胜负由前辈们裁判!这”最后还说了一个令人耳热的消息——大会开个三天,三天结束之后由名宿们点评排名。

孙东昌说完之后,便宣布开始:“谁先来?”

场外一个少年排众而出:“我来!在下丘叶,哪位朋友肯赐教?”又一个青年跳了上来:“我来!”这两个人把包打听弄过来都未必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武艺与他们的名气成正比,乒乒乓乓打了不到一刻钟,打得兴起把剑都丢了开始用拳脚。气得孙东昌亲自上去把他们踢出场。

接下来便有武艺高些的人上场,白芷看了看顾岩,顾岩微笑——他的儿子并不急着上场。到下午的时候,陆续有名门子弟下场,第二天上午,一个有点眼熟的面孔出现在了场中——简淳。

简淳最近过得还不错,在江湖上名气有了一些,也呼朋唤友。他本是来看热闹兼交朋友的,看了一天菜鸡不由技痒跳了出来。顾岩先观察了他一阵,简淳点名要切磋的居然是裁判之一申子墨的儿子申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