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博物馆的美丽保卫战

在现代埃及,出入博物馆、酒店、购物中心、高档餐馆一类大型建筑时,安检的复杂程度堪比机场。你必须先通过金属探测门(掏出口袋里的东西),对随身物品进行X光扫描(包括你的外套),之后会有专人检查你的手提包(包括女士用小手包);最后,还必须通过手持金属探测器的检查(10)。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罗博物馆前曾发生恐怖袭击,造成了几十人死亡,此后,开罗开始大范围地推广安全预检措施。不仅如此,博物馆周边每隔十米就会有一位装备自动步枪的士兵。在吉萨金字塔群附近,也会有相同的武装力量和警察维持秩序(11)。这也是为什么在设计开罗博物馆时,它首先被视作一处军事设施,其次才是储藏艺术瑰宝的仓库。

博物馆包括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整个地上一层有超过一半的场地用来展出图坦卡蒙墓的宝藏。这些都是绝世珍宝,能够亲眼见到埃及极尽奢华的作品,无疑是我们的幸运。欣赏完这些精致的展品之后,你可以选择继续欣赏那些最为简约的展品。

此外,会有一些展品单独展示,它们不是常规展出,而是设置在博物馆内的特别展览。特展位于走廊尽头的一处房间,必须再次通过安全扫描才允许进入;当然,还要额外购买一张门票,票价甚至高于包含携带摄影设备费在内的常规展门票。展馆里陈列新近对公众开放的“展品”。那本堪称完美的塞尔维亚语导览上并没有博物馆这部分展区的介绍。展馆的名字倒是简明扼要——木乃伊馆。

一进走廊,你就会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道并非来自木乃伊本身,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味道之一。类似的味道也弥漫在通往金字塔内部的通道里。

随后,你将进入一间略显狭小的内室,内室里有许多石柱,石柱间摆放着许多玻璃棺,木乃伊就在这些玻璃棺里。这样高密度的死亡展示无疑让你震惊不已——漆黑的脸孔,羊皮纸般干枯的皮肤和指甲,洞开的嘴,骇人的头发、双脚和手腕。裸露在外的身体已经变得焦黑,包裹躯干的纱布格外苍白。你慢慢从最初的震惊中平复,试着仔细地打量他们,你几乎能够看清他们的脸,看清他们超越前世今生的容颜。

他们是谁?馆内没有说明,也没有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答疑解惑,只有角落里的警察例行公事地望着我们……

最后,我终于发现玻璃棺边的石柱上嵌有小小的铜牌,写明了他们的身份: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四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五世……法老们像睡美人一般,一个挨着一个,并排躺在玻璃棺里。

这时,两位包着白色头巾、穿着惹眼的阿拉伯女子手持玻璃擦走进展厅。她们开始擦洗玻璃棺的外立面。

“她们在为法老们擦身子。”丈夫在我耳边低声说。

后来,我们在一本书中读到有关开罗人搬运法老们的内容。因为没有任何一部行政法规涉及法老木乃伊的运输方法,于是,开罗人搬运法老的方法和搬运咸鱼并无二致!

*

亲爱的读者,你们大概以为作者会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那段旅程,继续那段心灵的启悟之旅。好吧,你们猜错了。我之前提到过,古埃及是一个追求对称的国家,但现代埃及追求的却是不对称。我的确会稍事休息,但接下来讲述的或许并不符合你们的期待。

塞尔维亚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艺界人士。他有一个颇为老派的名字——德米特里·纳斯第。有些人知道他,因为他曾在普特尼酒店和康提基号上担任导游;有些人知道他,则因为他是吉他老师。丈夫和我则将他视作一位特殊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往往冠以诸如《开罗》《耶路撒冷》《追寻法老的旅程》一类让人联想起旅行指南的标题——实际上,这些作品是他自费出版的。俄语中有个专门的词来描述这类书籍——“samizdat”(12),可以想见,他是如何戴着镣铐跳舞的。

德米特里·纳斯第的作品为旅行者提供了明晰的导览信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让旅行者有目的地游览。他具备塞尔维亚主流历史学家所没有的历史知识,以分析和综合的方式娓娓道来。他深谙虚构的魅力,能够精准地把握细节,擅长给文章“加料”;这恐怕是他的作品最重要的特质——一点都不乏味。

以《耶路撒冷》为例,虽然标题简明扼要,内容却涉及犹太民族从诞生至今的漫长历史,尽管作者并不打算将这本书限定为历史悬疑故事,但它引人入胜的程度足以令你爱不释卷。此外,你还可以从中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游览信息:地图、旅行日程、实地图片、行政区划和地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