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殷勤(第2/3页)

他原本以为,几个月过去,圣上的新鲜劲儿过了,腻味了,待楚国夫人,就会渐渐淡下来,最终丢开手,将这不轨风月之事,彻底掩埋起来,不为人知,可他料想错了,几个月过去,圣上的情意不仅没有半分淡退,反而愈发深浓……

这一个多月里,圣上是没见楚国夫人,赵东林不知其中内因,但能从圣上日常举止猜出,这并非是因丢开了的缘故,若真丢开了,圣上怎还会辗转反侧、夜夜难眠,怎会时不时就去藏转转,兴致勃勃地挑拣些珍本古籍出来,回头搁在书架上却又不看,怎会日日都命人折上一捧绿萼梅,养在抬眸就见的花觚中,常常对着那一觚碧玉梅花,长久地怔愣出神……

情孽……

赵东林心中唯有这二字感叹,这样的事,真能瞒天过海一世吗,他实不知此事究竟会如何收场,这事,也不是他能操心的,做奴婢的,惟主子之命是从就是,他伺候圣上更衣毕,如常赞捧圣上“玉树临风”之类,平常他这样说,圣上定骂他谄媚,可今日却只哈哈一笑,走坐到一边,令宫人服侍穿靴,心情真像是好到了极处。

同样心情极好的,还有容华公主,她也如她的皇兄一般,眸中带笑,细挑裙裳,太后在旁瞧着,心道女为悦己者容,嘉仪若是为已经成家的明郎如此,她定要拦着,不让她出宫,可嘉仪若是为那温羡精心妆扮,是否明年开春,她就该有一位女婿了?

这般一想,为女儿婚姻大事犯愁的太后娘娘,也不由舒展眉眼,与一旁的皇后相视一笑。

她们婆媳二人,在殿内一边用着茶点,一边说着闲话,等待嘉仪梳妆更衣,半点也不着急,倒是不久后来此请母后动身的圣上,难得表现出了急性,坐也坐不住,负手走来走去,不时地朝帘幕低垂的内殿张望,连声催促,“嘉仪,好了没有?”

太后笑令皇儿别催,让他也坐下用用茶点,慢慢等着,皇帝哪里有心思慢慢等,原想下午早些去,能早些与她相见,可嘉仪这般磨磨蹭蹭,难道要磨到天黑才出发不成?!

皇帝心里着急,却也不能在母后和皇后面前,表现地太过,毕竟,去明郎家用顿除夕宴而已,有什么好火急火燎的,只能按耐着性子,一边不知味地坐着用茶,一边在心中自我洗脑:不急不急……

两盏茶下肚,娇颜霓裳的容华公主,终于从内殿转了出来,手拽着洒金罗裙边缘,转动着身子,笑问母亲:“母后,我穿这件好看吗?”

太后还未笑答,就见皇儿腾地站起身道:“好极好极,再没有比这件更好了的,快些出发吧,再不走,天都快黑了!!”

微服的车马,从皇宫出发,驶抵明华街沈宅时,已近黄昏,沈湛携家人相迎,还未跪拜,太后与圣上,即令众人免礼平身。

太后此行,虽然主要为一人而来,但也不能表现地太过直白,她目光悄然掠过温润如玉的年轻男子,落在明郎身上,笑问道:“你母亲还没来吗?”

沈湛含笑回道:“母亲她应该也快到了。”

太后笑道:“按规矩,来得最晚,可是要罚酒的”,又对皇后道,“到时候,可不许帮你母亲挡酒。”

皇后笑着道“是”,又道外头天冷,让弟弟明郎快些尽地主之谊,请太后入厅落座。

沈湛亲自在前引路,皇帝只能暂收了悄悄看她的眸光,扶着母后在前,领着众人,往宅中花厅走去,他心猿意马地走着,想到她就走在他身后不远,身姿也不禁端直了些。

温蘅自然没心思看皇帝身姿如何,她小心搀扶着父亲,暗暗想着自己的心事。

几日前,明郎告诉她,除夕那夜,太后等人会来府中用宴,因为太后娘娘闻听容华公主中意哥哥,所以想来府中一见,明郎还踟躇着告诉她,他的母亲,华阳大长公主,也会应太后之邀,来府中共度除夕。

她当时听到这事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也禁不住情绪低落,明郎以为她是因为他母亲要来的缘故而不高兴,但其实,比起华阳大长公主,她更怕见到当今圣上……圣上……应只是陪着太后来此,别无他想吧……纵是有别的心思,此处不是幽篁山庄,有太后等人在,圣上应也会收敛着,不敢做什么吧?……

暗藏心事的温蘅,搀着父亲走在人后,慢慢走进花厅,厅内七八个炭盆熏得一室如春,沈湛请太后等上座,皇帝看她搀着患了呆症的父亲默默站在一边,有意对她示好,笑着道:“今日家宴,府内无君臣,只有长辈晚辈,哪有晚辈坐着、长辈站着的道理”,说罢让赵东林去扶温知遇坐下。

因为御驾来此,温蘅只能循礼扶父亲出来见驾,既然已经见过太后、圣上等,她此刻,只想送父亲回房休息,趁势离开此地,遂替父亲谢恩道:“臣妇父亲抱病在身,神智不清,这几日说话,常颠三倒四,只怕在此久坐,言语间会冲撞娘娘陛下,还是让臣妇送父亲回房休息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