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御书房内竹开花(第4/5页)

“范家小姐,如今在澹泊医馆行医,她师承青山,又有小范大人亲手……”

叶重眼瞳寒芒一现,直接说道:“速速传她入宫!”

……

……

待医正领着侍卫走后,叶重忽然觉得后背里全部是冷汗,湿了一大块。此时他才有时间来分析一下眼前的局势,医正提到了范闲的名字,他不禁想到,再过不久,这位年轻的权臣,便要挟着吞并东夷之功,赫然回京。

然而到那时候,范闲若发现陈萍萍已经被陛下凌迟处死,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叶重感觉身上被笼罩了一股寒意。此时陛下受了重伤,陈老院长命在旦夕,另一批太医正在救治,然后便要连夜押入监察院的大牢之中。

他清楚陛下为什么最后会命令将陈萍萍押入监察院之中,帝王心术,在这样的时刻,依然不忘展现自己的寒意。如今整座京都防备武力,全部在叶重的手里,他当然没有丝毫反抗陛下旨意的意思,只是他感到了一丝难以承担的沉重,如果监察院真的反了,自己应该怎么做?好在陛下只是受伤,并没有真正地昏迷。

不用理会陛下和陈老院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在御书房内,陈老院长行刺陛下是所有人都看见了的事情,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敢替陈老院长说情。行刺陛下,本来就是凌迟的死罪。

叶重的心里生起一丝寒意,他很了解陛下与陈萍萍曾经有过的关系与情谊,只怕陛下也是愤怒和失望到了极点,才会赐陈老院长这样一个凄惨的下场。

只是……庆国自开国以来,皇权虽然如这片大陆数千年历史一样,极难动摇,但是庆国的历任皇帝陛下,对于臣子都持着一种温和的态度,尤其是这数十年来,庆律几经修订,已经废了无数酷刑,便是对于谋逆之辈,往往也就是斩首灭族。

特别是对于士大夫及朝中大臣,陛下向来温和,哪怕三年前的京都谋叛一事,最后也只是剐了十三城门司统领张德清一人。

然而与监察院的陈老院长相比,张德清又算得了什么?

叶重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不由又想到了陛下先前倒在自己怀里时,贺大学士高声凄厉喊出来的那句话,他的唇角不由闪过了一丝寒意。

陈萍萍行刺皇帝的消息,经由贺宗纬的那声喊,顿时传遍了整座皇宫,惊动了宫里所有的人,然后自然也成了京都所有人都知道的消息。

皇帝陛下事后可能念及庆国朝堂的平稳,念及范闲和整座监察院官员的态度,或者说……念及这些年来陈老院长为庆国立下的件件功劳……

不,叶重了解皇帝陛下的性情,就算他要赐陈老院长一个光彩些的死法,也不可能是因为陛下与这位老院长之间的情义,在御书房里那个古怪武器的响声之后,陛下对于陈萍萍有的只是愤怒和怨毒,而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唯一可能让陛下收回凌迟旨意的,只能是为庆国的将来着想,为了范闲以及正驻兵东夷城的大皇子心情考虑,为这片江山考虑。

死也有很多种死法,无比屈辱和残忍的凌迟与一方白绫、一杯毒酒相比,肯定前者会让监察院、范闲、大殿下生出更多的怨怼之意。

然而这一切,因为贺大学士那“恰到好处”的一声惊呼,变成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天子有天子的尊严,天子的愤怒。

叶重叹了一口气,怔怔地看着秋雨之下的皇城,心里百般滋味杂陈,不知道今夜的监察院方正建筑之内会发生多少故事,自己与史飞奉命押在监察院外的那上万精兵,会不会真的需要大杀一场。

秋雨缓缓落下,他轻轻地咳了几声,知道陛下愤怒下的旨意不可能改变了,只希望范闲回来时,事已成定局,不然谁知道这个庆国会乱成什么样子。

……

……

监察院那座方正建筑之外也在飘着秋雨,越来越冷,越来越寒。言冰云冷漠地站在窗边,那幅一直蒙在窗上的黑布已经被他撕了下来,扔在了脚底下。

他静静地看着皇宫的方向,平静而有力地发出一道道命令。凭借陈萍萍和范闲的信任,他已经在监察院里掌握了很多力量,然而就凭这些力量,他依然无法压下监察院内部正在幽幽燃烧的鬼火。

从这些穿着黑色官服的官员心中所生出的黑色的鬼火。

好在事前言冰云已经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老资格的官员,对于陈老院长无比忠诚的那些官员,已经被他提前支到了西凉还有江南东夷诸地,他们已经离开了京都,不然事态更难控制。

宫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院中,陈老院长行刺陛下的消息也已经变成了事实。陛下受了重伤?言冰云不知道这是陛下的借口,还是自己一直无比崇拜的陈老院长,真的做到了很多人都无法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