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抱月楼前笑兄弟(第3/3页)

今日之抱月楼,冠盖群集,如果谁有能力将今夜座上客全杀死,只怕庆国会大乱一场,由不得京都府与京都守备用心,看防之森严,几可比拟那重重深宫。

几抬上品大轿趁着暮色来到了抱月楼前,又有几位大人物乘车而至,后又有几位军中实权人物骑马而至。

没有人会带太多亲随来碍范闲的眼,几位龙子龙孙都只带了两三个虎卫,这些大臣们也放心自己的安全,虽说最近才出了山谷狙杀的事情,可谁都清楚,这抱月楼是范家的产业。

大皇子到了,枢密院左右副使到了,辛其物到了,任少安到了,抱月楼今日全面运转,姑娘们将这些大人物扶去厢房歇息,等着开宴。

范闲与诸人闲聊了几句,说了些顽笑话,便牵着身边的那个孩子走到了门口,因为他听到了太子殿下到来的消息。

看着那个孩子老老实实让范闲牵着,一旁凝视的枢密院两位副使以及席上另几位大臣心头都是一震,眼前这个画面,足以让这些大人物们联想到许多事情。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小范大人牵着那孩子的手,谁知道将来的庆国,将来的天下,会不会就是这两个人的?

范闲牵着的是三皇子。

……

……

大门皮帘之外有些冷,三皇子打了个寒颤,侧头望着比自己高两个头的老师,眼中闪过一丝崇拜之色,旋即请教道:“先生,您伤还没好,何必出来迎?”

范闲摇摇头,温和解释道:“来的是太子殿下,国之储君,他身份不一样,而且又是你的兄长,不论身为臣子还是兄弟,都应该尊重些。”

一辆小轿在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抱月楼前,范闲眼尖,瞧见四周有几名虎卫背负长刀,冷然以待。今日抱月楼开宴,为防止民议太盛,让朝廷尴尬,所以一应来宾都撤了往日里的出行仪仗,即便是此时到来的太子也算得上是轻车简从。

也幸亏如此,不然这条街上只怕要被大人物们的排场堵死。

轿帘掀开,一身淡黄色服饰的太子殿下满脸微笑地下了轿子,一抬眼看见范闲与老三正在楼外迎着自己,太子的心情不错,虽说这是应有之义,只是以范闲如今的权势,这种尊重正好是太子所需要的。

范闲与三皇子抢先行礼,太子连忙扶起,不一时楼中众人也知道太子到了,赶紧出来迎着,只有大皇子似乎已经饮的高兴忘了出来,不过太子知道自己哥哥出身行伍,本身就是这种性情,也没有怎么在意。

一群人围在楼前,正准备进去叙话,又有辆马车缓缓行了过来。

太子好奇回头,心想是谁的架子居然比自己还大,会比自己还晚到?

众人也望了过去,只见马车上下来了一位清瘦的中年官员,这位官员并没有穿着表示自己品秩的服饰,但众人马上认了出来,不免有些意外与吃惊这位大人也会到来。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江南路总督大人薛清,天下七路,薛清掌其一,身为超品大臣,又手控天下最富庶的行路,关键是他乃是陛下心腹,又曾经在书阁里做过诸位皇子的老师,所以较诸朝中这些大臣来讲,地位更为尊崇。

薛清看着众人,微微一笑,先对太子行了一礼。

太子连道不敢,以他为首,众人连忙对薛清行礼。

范闲笑着说道:“薛大人回京述职,晚辈唐突,想着这一年在江南共事,颇得大人垂青,故敢冒昧请了过来。”

众人喔了一声,都笑称小范大人面子大,居然连薛总督也请了过来,心里却在暗诽,范闲今日莫不是因为山谷狙杀一事,要向某些势力示威,所以才连薛清也搬了过来。

不怪这些大人物们心里这么想,因为今日抱月楼之宴,还算是年轻一代的聚会,陈院长、舒大学士这种老家伙是断然不敢惊动的,就算想请,只怕陛下也不允许。

而且人们都在思考,范闲请这么些分属不同势力的人齐聚抱月楼,究竟是为什么呢?

“只是吃吃酒,说说闲话,诸位大人一年忙于公务,时近年关,总要稍息。”

范闲站在抱月楼门口笑着解释道。

然后他便看见一队人马走了过来,当头的正是二皇子——那位与范闲长的极为相像,气质味道宛若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却偏生与范闲在京都里,在北方,在江南杀的血流成河的二皇子。

当然,如今的暂时胜利者是范闲。

范闲与二皇子对视一眼,极有默契,不分先后,不论尊卑,同时拱手,微弯腰肢,揖拜一礼。

然后二人唇角微翘,同时浮出一丝略带羞意的笑容。

二人在心里叹息着,这笑容……有些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