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5/6页)

苏然还没有往恋爱上想,她没有想过张小民会喜欢她之类的,只是觉得,大家同学一场,你帮我我帮你,这也很正常。

至于其他的,那不太可能。

苏太婆说“我看他看你的眼神,分明就是喜欢上你了,你没有往那方面想过吗?”

苏然一怔,张小民看上她了?

怎么可能?她和张小民很少接触,就算后来同为班干部,偶尔会有工作上的接触,那也只是偶尔。至于说帮他补课的事情,那时她是帮很多同学一起补课,并不是单独帮他补的课。

如果是单独帮他补课,现在的社会还很单纯,人家会胡思乱想,万一误会他们怎么办?

所以当时补课,起码是十几个同学一起补的。

有时候,她在台上讲解,在黑板上把解题的步骤写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张小民自己也努力,后来成绩追上去了。

如果他自己不努力,只靠她补课,那成绩也上不去。

这会听到太婆说,张小民看上她了?

用力想想,苏然摇头,这不可能。

苏然说“太婆,我和张小民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我和他真的没什么。张家不是普通的家庭,他爸爸是革委会会长,他妈妈听说也是有头有脸,我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他不可能喜欢我的。”

苏太婆说“然然啊,太婆这双眼睛,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我?太婆可以肯定,这个张同学看上你了,然然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想法?”

苏然摇头,依然说“不可能。”

她不相信张小民会看上她。

他们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张家那是什么条件,她们家又是什么条件?

就算……就算太婆说的是真的,张小民真的有可能看上她,她也没这心思。

她和他根本不可能。

张家如今已经跟那运动扯不清,张父又是革委会的最高领导,以后清算的时候,张家肯定会被查封的。

她倒不是说看不起这个,而是这事很麻烦,她没必要去趟这个混水。

她就想清清白白地做人,不要跟任何运动有关的事情扯上关系。

以后哪怕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也会等十年运动之后,等到恢复高考,她就好好地考大学。

以后做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一旦她跟张家扯上关系,后面就扯不清了。

说不定还会影响她将来的高考。

既然张家麻烦一大堆,她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个可能掐灭在摇篮里。

她和张小民是同学,就只是同学,至于其他的关系,不可能有。

苏太婆见她不停地摇头,心里急了,“然然,你不是说那个什么三观吗?你和张同学的三观如何?”

苏然说“太婆,三观这东西,得相处才能知道是不是吻合,这暂时是发现不了的。我担心的并不是张小民的三观跟我合不合,而是张家太复杂,不适合我。”

苏太婆说“张家怎么复杂了?如果你怕张家条件太好,怕咱配不上,那你也不用担心,你的条件并不差,咱苏家除了在乡下,也不比城里人差。”

苏然还是摇头“太婆,不是条件的问题。当然,张家的条件非常好,我还真有可能配不上人家。但如果我真喜欢他,我就不会在乎这些。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讲门当户对的事情,而是张家不能嫁。”

苏太婆问“为什么?”

苏然不知道该怎么跟太婆解释,难道她能说十年之后,那些人都会被清算?清算的结果,有可能还会连累到子女,会影响孩子的前途?

难道她能说,万一以后张小民也走上了他爸爸的那条路,如果她嫁给他,她这一生怎么办?苏家怎么办?

太婆不知道,以后清算的时候,有多严重。

可以说,几乎没有走上这条路最后没被清算的。

只是罪重和罪轻罢了。

像张父这样,以后说不定还会坐牢,张小民万一也走上这条路,哪怕不坐牢也可能会丢了前途。

甚至连正经工作都找不到。

就算张小民不走上这条路,他这一生只怕也毁得差不多,旁人肯定会落进下石的。他如果心态不崩,还能够去考大学,或许还有机会。

但这一切都必须在张小民不跟着他爸爸一条路的基础上。

这也是她打算帮他,劝他别走这条路。

至于他会不会听她的,她心里没底,但他帮过她,她希望能够帮到他。

但不代表却要嫁给他。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然然,你到底在担心什么?”苏太婆总觉得,曾孙女好像有心事。

苏然摇头,这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太婆的,否则天都可能塌下来。

她最多就是暗示,暗示这个运动有可能会结束,以后可能会被清算。

也只能这样,其他的她什么都不能说。

苏太婆很好奇自己的曾孙女为什么不愿意试着跟那个张小民谈恋爱。看她的意思,是一点心思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