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玉碎(第2/6页)

她咬牙摇头,也低低回敬一句:“我觉得谯公子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下,更有效果。”

本来白水营在田庄外围还安排了屯田壮丁,兼做防务之用,此时也已全部撤了回来人数太少,在方氏的力量对比下约等于无。不如集中力量,守护中央。

罗敷跟大部分女眷一起躲在织坊里。跟寨门隔三四道厚墙,有些掩耳盗铃的安全感。

舒桐额头冒汗,来来回回的奔走,给女眷们传达指令:“‘客人’已来了。他们先礼后兵,暂时还没妄动。谯公子请娘子们勿惊慌,一切照常,该怎么劳作就怎么劳作,莫要随意到外面走动。”

虽然不让出去走,但看还是能看的。找几个梯子往墙上一搭,胆大的妇女们爬上去往外望。一看之下,都倒抽一口气。

“乖乖,比去年的土匪还多!”

西面和南面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人影如蚁,旗帜飘飘。北面树林里更是影影绰绰,不知藏了多少人马。

不少年长的妇女都见过打仗的阵势,不约而同地对看一眼,脸上满是忧色。

他看到一小队人迎接出来。当中的文弱书生想必是阆中谯平。不卑不亢的一抬眼,跟他打了个招呼。

“方三公子远道而来,请先入席吃一杯水酒。”

当世重礼法,迎接官员贵族都要有相应的排场,譬如锣响若干声,鼓鸣若干下,以示尊敬。

可方琼的耳朵里,却连半声噪音也没听见,只有秋风在耳边呜呜的吹。

明显不承认他这个“车骑将军”。

方琼心中难免不快。但随即又想,何必跟一群小虾米计较。

于是傲然点点头,下了马,缰绳交给身后从人。点了二十多个武士每个都有谯平两倍块头大跨步走进了栅栏门。

曾高眼见一个比他高两倍的壮士趾高气扬的经过自己身边,不甘示弱地咳嗽一声,紧了紧身上那件多年旧皮袄。一股子臭气,成功地把那壮士熏了个皱鼻。

曾高穿着这件破皮袄,大夏天也不脱,走到哪儿熏到哪儿,不少人对他早有意见,只是因着他对主公忠心可嘉,因此都不好意思说什么。

一次罗敷在库房里发现半匹暗色绞经素罗衣料,长度不足以做一件成人袍服。她灵机一动,按照曾高的体型,巧手做了一件小号的,借着某次过节的名义,派人送了过去。

主母亲手“赏赐”,曾高感激涕零,当即进屋去换。大伙捂着鼻子,眼巴巴的等在外头。

不仅是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更是为了彰显力量,反客为主。

甚至,方琼眼看白水营众人眼露戒备之色,还不以为然地悠闲一笑,带着三分恶意,笑道:“大家别怕啊,别怕,我这些军马都很听话,没我的号令,不会乱伤人的。”

深秋的落叶早就被清扫至道路两边。方琼却脚步沓沓的,专门踢路边的黄叶,不一会儿,整条路就一片狼藉。

除了谯平,白水营所有人都大为光火。

谁知过不多久,曾高出来,新袍子穿在了里头,外面依然套着主公赠的那件破袄,以示绝不忘本。

从此大伙对这人绝望,再也不提让他换衣服了。

正好这次出来“迎接”方琼一行人。众人心照不宣,推举让这位“当代苏武”站最前头。

方琼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心想:白水营里怎么一群乞丐?

进了宴厅,他带着纨绔子弟特有的评判眼光,看看屋里的各样装饰,敲敲几案的木质,拿起个花瓶看了看,又摸了摸屏风上绷的丝绸,鉴定了一下质量。

最后从容落座,抿一口白水营自酿的酒没挑出什么毛病。

宴厅外面很快聚起了人,性急的挥拳头踢脚,扬言要给这个不懂礼数的纨绔一个教训;谨慎的赶紧相劝,“他们外头有一万大军……”

谯平体察着逐渐升温的怒气,在方琼的武士有所动作之前,叫了一声“大家肃静”。

宴厅内外很快鸦雀无声。方琼有点惊讶。

他觉得自己算是“御下有方”,可手下的狗腿子也没这么听话过。不禁又微有挫败。

谯平不慌不忙道:“方公子今日所言,不外乎两件事:我们主母的归宿,以及白水营的归宿。这第一件事,我们主母身在内闱,但已阅了三公子的信件,托我回应,只要主公一日无音讯,她便一日为王家妇,不劳三公子代为担忧;这第二件事,白水营里都是闲散懒人,于方公大业无助,就算是跟着方公改旗易帜,也只是多了几千张白吃饭的嘴。还请三公子回禀令尊,我们会安安分分的在邯郸郊外种地,和以往一样,不会给冀州添乱。”

这才捻着腰间玉带,开门见山地笑道:“大家别紧张嘛。我的信想必你们都已收到了。这个……以前曾听说东海先生隐居邯郸附近,我一直无缘拜会他老人家。现在他失踪在外,多年未归,这个……我是十分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