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出发(第2/3页)

在放船之前,詹知夏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传给“白浮君”,而后深吸了一口气,将“龙泉号”慢慢推入水中。

船一入水,立刻顺流而下,缓缓地扬帆起航。

看着再度起航的“龙泉号”,詹知夏忍不住拍了许多照片,最后一张张传给“白浮君”。

收到照片的“白浮君”也没怎么修改,便一一发布在微博上,并配文:“‘龙泉号’已寻回并且修复成功,已经在镇江再度放船,今后的每二十四个小时,我将继续公布它的行程,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白浮君”的微博发布后,立刻涌现出成千上万条的评论,詹知夏站在运河边浏览着微博,看着那一条条或激动、或支持、或高兴的评论和转发,心中顿时充满了自豪感。

几分钟后,“龙泉号”已经消失在詹知夏的视野当中,这一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了。

随后,詹知夏便打车回到酒店,起程前往汽车站,准备去往她的下一个目的地—扬州。

“龙泉号”的旅程在继续,她的旅程,也在继续。

只是,似乎即将出现一些变化。

当詹知夏坐在大巴上,准备按照旅行计划去扬州游玩的时候,“白浮君”发来一条消息:“为了感谢你对‘龙泉号’所做的一切,我会再给你一个奖励。”

“什么奖励?”詹知夏有些好奇。

“给你定制一条旅游路线,非同寻常的旅游路线。”“白浮君”的回复也很神秘。

“我很感兴趣。”詹知夏看到“白浮君”的消息后,笑了笑,回道。

“那咱们就从扬州开始吧,等你到了我再告诉你。”白浮君回复得飞快。

“怎么还神神秘秘的,哈哈。”詹知夏虽然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内心充满了期待。

镇江离扬州很近,没有高铁,坐汽车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为古老的一段,与两千多年前的古邢沟路线大致吻合,与隋炀帝杨广开凿的古运河则完全契合。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其运河段沿线遗迹星列、景点众多。如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高寺、普哈丁墓园、天主教堂;又如扬州古港遗迹,水斗门、龙首关、东关古渡和古湾头闸;再如古代帝王南巡经过扬州留下的遗址,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曼寺行宫御园以及龙衣庵等。

来到扬州后,詹知夏没怎么休息,便开始游玩起来,其间“白浮君”像一个尽职的导游一样,引领她深入了解了许多与扬州古运河相关的事。

詹知夏察觉到,自从她搜寻到“龙泉号”之后,“白浮君”对她的态度便有了明显的转变。对此,她归结为“龙泉号”于“白浮君”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

詹知夏在扬州一共游玩了三天,与此同时,“龙泉号”也自镇江顺流而下抵达常州市,距离它的终点站杭州不远了。

三天后,詹知夏乘火车前往淮安,即中国的运河之都。

淮安之所以被称为运河之都,绝不是因为淮安人自夸,而是根据史实得出的结论。

首先,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相伴相生。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可追溯至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吴王夫差用来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邢沟。位于邢沟北端的淮安便由此兴起,距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之久。

其次,淮安也是隋唐、宋元时期的运河名城。大诗人白居易曾赞其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元代马可·波罗亦记载准安“是一甚大城市”。

再次,淮安是明清两代的血脉中枢。主管漕运的漕运总督一直驻扎于淮安府:同时,作为明清中央政府的漕运指挥中心、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河道治理中心以及盐椎税务中心,淮安是运河的交通枢纽,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

即便到了现在,淮安也是运河的水运枢纽之一,年吞吐量占比极大,同时拥有多项“运河之最”,如世界上最早的船闸“西河闸”,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上立交“淮安枢纽工程”,等等。

这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运河之城,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与运河有关的景点和文化名人。

来到淮安之后,詹知夏先是按照之前与“白浮君”商量好的计划表游玩,等常规景点游玩结束,她又在“白浮君”的指引下前往盱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