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商定(第5/6页)

“殿下把人借给臣用用。”刘元不仅提出想法,更是已经安排人做好,现在是要与他们确定,事情可行或是不可行,他们也得亲眼看看地图,然后和现在的地图相合,如此才能保证他们自己能先理清楚大汉即将的划分。

“好。”刘元将自己接二连三的打算说来,事情得一件件的来,让两位丞相准备准备,等一起发布,就是让他们出面说服人。

王陵和陈平此时对刘元心悦臣服,毕竟能将到手的帝位交出去的人,谁能做到?

都做不到的人,自然是敬佩做到了的人。

而眼下刘元拿出的干货,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再有区域划分重组。

“啊,还忘了一件事,现在的郡县制我有一个想法,不设郡守,而为刺史、县令制,各郡内不再设郡守,只设县令,再由刺使而管制,三省六部制后面有写这点,我提一句,让两位先有个数,你们仔细看看,有什么问题再与我提。”

这件事也得提出来,不能坑人是吧。

王陵和陈平方才还在想,朝中大员要改,地方的怎么可能不改,果然,不是不改,而是在后面,刚刚没一气说完,完全是因为没来得及。

“诺。”看吧看吧,那么多的事,赶紧的看完,趁着刘元把封地交上来,也得派人去一趟的,顺势把事情全办完,最好!

然后,没几天,得了丞相的支持,刘元上折请改官制,还有重组各州。

……才盯着刘元封地上交的事,却因为刘元太自觉而没办法捉住刘元的把柄,他们还没来得及地顺口气,结果他们听到了什么,改官制,重组各州?

刘元啊刘元,你是又想搞什么?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改官制,没有三公九卿了,只有三省六部,至于三省六部所管之事,明明白白地印刷出来,全让他们看得分明。

好想挑刺。他们才挑出来,立刻让准备十足的左右丞相驳了回去,贵族自知改官制一事没办法拦,吵不过,打不过,便只能认怂。然后接下来,就是说说三省六部的官员任职情况了。

刘盈不插手别的事,却只道:“尚书令非阿姐莫属。”

下面的人听着皆是静默,尚书省掌六部,尚书令之下为左右仆射,可谓三省中实权的位置,其他人就算想出任,也没有人能同意。

“臣附议。”第一个表示同意的自然就是陈平,刘元这样的人为尚书令,难有人不同意,就算是贵族们,这个官位,让哪一个来当他们都不服,刘元上,不能不服啊。

服就好说了,刘盈看着满殿的臣子附议,心里也是高兴,看看他姐姐就是厉害,虽然很多人不服不愤,但又不得不服。

这就是有真本事,不管贵族如何想将刘元除之而后快,最终还是得承认,尚书令这个位,舍刘元再无他人。

然后就是中书令,两位中书令,一位是陈平,另一位却是贵族中人,张苍。此人虽然也是刘邦身边的能臣,却也曾为秦吏,出任过秦朝的御史,与李斯、韩非师出同门。

张苍的存在感并不多,但是中书令竟然让他当上了,贵族们看了看,同意了。

而门下两位侍中,一位是王陵,另一位却是琼容,王陵没人有意见,可是琼容,这可是女人,之前当与御史也就算了,让她当丞相,不能不能,万万的不能。

贵族们正要出口女子怎么可以为相,刘盈在上面却道:“丽和侯早年教导朕与阿姐,当年若非丽和侯为阿姐镇守后方,断无阿姐之今日,若说从前父皇说萧先生是贤内助,于阿姐而言,丽和侯便是另一个萧丞相。”

“可是因为丽和侯是女子,早年不受父皇重视,只得一个虚衔,朕一直都想寻个机会提拔丽和侯,以其为门下侍中,朕以为甚佳。”

一般来说刘盈不开口,但是刘盈一开口,不管是什么想法的人,都不由地闭上了嘴,然后又意识到不对,一个明明没有实权的皇帝,怎么他一开口事情就得拍板,跟他们说好的不一样。

可是,无论多少人心中腹诽,最后还是没有人说出反对的话来,他们连女子可出仕的事都答应了,想用同样的理由让琼容不当这个门下侍中显然不可能。

而且,现在只有一个贵族的人入七相之列,尚书令之下的左右仆射,人选还没定,多少人盯着这个位子?

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或许该说,提议改官制的刘元,打从一开始就懂得平衡之道。

七相要相对的平衡,有像陈平和王陵这样的名士,也得有张苍这样的贵族。

尚书令由刘元执掌,比起把不安份贵族弄到中书和门下去,倒不如放在刘元的眼皮底下,贵族就算恨得刘元咬牙切齿,果断也是不敢真跟刘元扛上。

因此,左右两位仆射都是贵族,本来挽着袖子准备一定要让贵族的人得到这两个位子,结果都不用他们争,刘元开口就定下人选就是他们贵族中人,一个名为韦任,一个名为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