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坐在林濛正对面的,是之前仅有过一面之缘的刀尔戴。

上回见面还是在金凤电影节,当时刀宥鸣和刀尔戴一起到他们影厅看了《西山上的少年和少女》,那时两方没有接触,林濛对刀尔戴也只是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林总,你好。”刀尔戴难得紧张,又喝了口水,他带来的材料很多,此刻正放在林濛前面的桌上。

朱旭芳把造梦娱乐要找一位导演合作拍摄一部民国剧的消息放出去后,不少导演都找上了朱导,只是其中不少连朱旭芳的那一关都没过,他那头才筛选到一半,就瞧见了其中有些“特殊”的这位。

他稍微打听了点情况,就联系上了林濛。

刀尔戴之前拍摄的那部电视剧,虽然在播出时被《打开这扇门》的宣传压了一头,可口碑挺不错。

当然,圈里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不少人说刀尔戴是全靠父亲刀宥鸣帮衬着,实际的导演能力估计一塌糊涂。

朱旭芳还打听到,刀宥鸣那正在替儿子筹建新的剧组,听说编剧剧本都写了一大半了。

林濛翻看着桌上的材料,朱旭芳送出去的只是《信鸽》的大纲和简要的人物情况概述,刀尔戴就凭借这些写出了厚厚地一叠人物、剧情分析,看得出来,对方花了很多功夫在准备。

“我……”林濛想了想,直接问道,“我听人说,你的父亲那好像有别的安排,你这么过来,会不会不大好?”

刀尔戴实话实说:“我还没和他说,不过我能说服他的。”

林濛有些疑惑:“你是因为这剧本特别吸引你才来的吗?”

《信鸽》这个剧本固然写得好,可也没好到一骑绝尘的地步。

圈里像是这样逻辑自洽,节奏好的剧本,可不只是这一本。

林濛相信,以刀尔戴之前对儿子的关照,十有**找到的编剧也很不错,写的剧本就算不够好,也不至于太差,刀尔戴这么从他亲爹那“叛变”过来的态度,她实在很……迷茫。

再怎么样,还是在亲爹手下更舒服吧?而且在这样的前期口碑积累期,有父亲的协助,更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怎么会选择和造梦合作呢?

“不是因为剧本。”

“那是?”

“是因为林总您。”刀尔戴语气坚定。

……我?

林濛迷茫地看了过去,她这又是做了什么?

一说到这,刀尔戴打开了话茬,滔滔不绝:“林总你可能不知道,打从那一次,《清河记事》和《打开这扇门》正撞上,我就开始关注造梦娱乐了。”

他在圈子里,能了解到的消息比圈外的人要多得多。

刀尔戴把造梦娱乐出品的所有作品都看了一遍,也对他们对自家作品的态度、给予旗下员工的待遇这些有所耳闻。

“林总你可能不太觉得,但造梦娱乐,对大部分导演真的非常有吸引力。”

刀尔戴可不是为了夺得《信鸽》的导演之位才拍马屁,他只是有一说一。

现在是市场经济,有梦想,那也得先吃得起饭。

圈内哪个导演,没遇到过向资本妥协的事情?就算是他爸,不也曾经做过为了投资商,不得不在电影里加上可有可无的角色,或是为了票房,不得不在演员选择上改变最优选。

他爸曾和他说过一个道理,所谓完成度,都是相对的。

作为导演,当然会希望自己的想法百分百呈现,不用考虑任何外在的因素,可这并不现实。

他们只能在更多的时候,选择放弃一部分,争取得到更多的利益。

为了能吃饱饭,大部分人都一定程度上的牺牲了梦想,对作品的要求;只是牺牲的程度略有不同。

可造梦娱乐却走的是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就像《西山上的少年和少女》的一个全景镜头,是从遥远的地方拉近,看起来是一镜到底,但只有细微观察,才能看出其中有镜头拼接的痕迹。

刀尔戴那时算了下单这一个镜头得花多少钱,就忍不住惊讶,明明也可以将就地随意拍一下的。

“……我也有我的私心,我希望能有一次在我父亲的管理之外拍摄作品,不过我更期待的,是能和造梦娱乐合作一次。”

听完了刀尔戴的话,林濛没说话。

她还真没想到,有人会冲着她来,想和公司合作。

刚刚刀尔戴夸奖的话一句接着一句,肉麻得有点过了头。

“我知道,合作方有很多,可能真正做到尊重作品,为了作品的完成度,和导演、编剧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目前为止,我只见过造梦。”刀尔戴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全是期待,“我也想知道,我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

之前的话说完,刀尔戴也就进入正题,正式推荐起了自己。

他拍摄有一部上星电视剧作为代表作,口碑不错;民国剧虽然从未拍过,不过他从16岁开始,就经常在父亲的剧组帮忙,对拍摄技巧也很了解,再加上厚厚一叠的剧本理解,主动提出的不算高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