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夜城纵马狂奔,雪下得极厚,他却如履平地一般,不多会儿,便来到了清水河畔。

极目而望,清水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不远处的清水桥上,依稀有一队路人急速行驶在上面。

李夜城微微皱眉。

这几日雪下得极大,清水桥上也堆了一层厚厚的雪,马车若以这种速度行驶,怕是要出事。

李夜城纵马踏上清水桥,风越来越大,马车离他越来越近,李夜城半垂眼眸,将碧色瞳孔掩在眼睑。

清水桥修得宽,倒也不用让路,李夜城走在桥的右边,在即将与马车会面的那一瞬,马车车轮打滑,软轿如断了线的风筝,向左方倒去。

桥上的栏杆只到人的胸口,根本拦不住马车这样的庞然大物,马车受栏杆一阻,将里面的人重重摔了出去。

少女尖细的声音响起:“姑娘!”

李夜城眼睛轻眯,犹豫片刻,脚尖轻点马背,一跃而起,一只手隔着衣袖拉住摔下桥的女子的手腕,另一只手扣在冰冷桥柱上。

桥上的人如梦初醒,连忙让随从救人。

少女被救回来,一旁的丫鬟连忙用碧青色大氅将她裹个严实,不住问她有没有受伤。

李夜城翻身上马。

少女微微摇头,走到李夜城面前,向李夜城见了礼,温柔道:“多谢郎君——”

一抬头,便装进李夜城半敛着的幽绿色的瞳孔中。

少女微微一怔,后面的话便止住了。

身后随从神色各异:“胡人?!清河郡怎么会有胡人?”

狂风吹起李夜城额前的发,李夜城手指微紧,握了握马缰,催动骏马继续前行。

骏马长啸,马蹄荡起厚厚积雪,李夜城身后突然又响起少女软糯的声音:“郎君请留步。”

“无论郎君身份如何,终是我的救命恩人,恳请郎君留下姓名,我好登门致谢。”

李夜城眉头微动,停了下来,微侧身回头,少女立在风中,寒风吹起她碧青色的大氅,她长眉微蹙,眼底似乎聚着清水河的烟雨朦胧。

李夜城心头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她是许家的人。

许家的人很好认,水木清扬,宁折不弯,如青竹一般。

李夜城道:“翁主?”

许裳的母亲是清河公主,公主的女儿便是翁主。

许裳笑了笑:“你认识我?”

她声音微顿,片刻后又道:“你可是阿彦身边的李夜城?镇远侯的独子?”

李夜城听到镇远侯三字,眸光微暗,纵马慢慢而行。

许裳柔声道:“阿彦时常在信中提起你,说你骑射一绝,若有朝一日上了战场,必不堕镇远侯威名。”

李夜城不置可否,看了看许裳的随从,问道:“翁主出行,为何只带了这些人?”

许裳和程彦同为翁主,不同的是程彦是有封号的翁主,封地与食邑也比许裳多上一些,可尽管如此,他觉得差距也不至于这般大——许裳的随从只带了不到二十人,还没程彦从华京带的人多。

许裳道:“郎君还是唤我许姑娘罢。”

“阿彦本是悄悄来清河郡的,我若大张旗鼓接她,反倒不美。再者,”

说到这,她笑了一下,看了看李夜城,才继续道:“娘常讲,她嫁到许家,便是许家的人,不讲天家规矩。”

李夜城便明白了。

许家是清贵之家,素来不讲排场,她让他唤她姑娘而非翁主,也是这个缘故。

李夜城颔首,让许裳在桥上等着,他带几个随从去接程彦——他怕许裳的马车与程彦一样陷在雪里走不动。

不多会儿,李夜城接来了程彦,程彦上了许裳的马车,两个女孩凑在一起说笑,欢快的声音不时从马车上传出来。

许裳把程彦安排在幽静的山庄里。

清河公主早在庄子里等候,见程彦到了山庄,便拉着程彦说话。

许裳的父亲是位颇为儒雅的男子,见李夜城一同进来,便让人给李夜城奉茶,上下打量一番李夜城,温和道:“镇远侯有子如此,倒也不辱门楣。”

李夜城呷了一口茶,淡淡道:“您认识我的父亲?”

许清源道:“自然是认得。”

清河公主笑道:“他的侯位,还是跟随镇远侯时挣下的。”

程彦便道:“既是如此,不知姨丈给他安排一个什么好差事?男儿志在四方,以他的能力,跟在我身边实在委屈了。”

她早就有这种打算了,只是摸不准许清源对李夜城的态度,才不敢把李夜城带过来。

这个时代,但凡上过战场的人,无不恨胡人入骨,李夜城虽然是镇远侯的儿子,却被世人视为镇远侯的污点,只会更加厌恶李夜城,并不会帮助他。

许清源淡笑道:“此事不急,他是一个好苗子,断没有埋没在京城的道理,我且细细瞧着,若有合适的位置,自然要荐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