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4页)

“佛堂?”

后世闻名的孝庄如此信佛让珍珍大感意外,这时代几乎人人信佛,但是是出于虔诚还是出于习惯就不好说了。

攸宁四周快速扫了眼后,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供了先帝的佛塔。”

如此,珍珍便明白个中深意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间最残忍的事,即使是孝庄也不能幸免。

原本太皇太后千秋节及正月初一,内外命妇们都要去慈宁宫行礼,但自打阿灵阿袭爵后太皇太后的身体就一直欠安,大礼遂罢免数年。

所以当苏麻喇姑扶着她走出屋子时,是珍珍这些年离这位传奇女性最近的一次。

她一出现,珍珍便愣在了原地。

如今是年节里,上至嫔妃,下至进宫朝见的命妇,无一不是盛装打扮,就连寡居多年的皇太后今儿也穿了一袭宝蓝缎鹤鹿同春的吉服,甚至难得地在头上插了几只金钗。

唯有眼前的老太太,依旧是一袭石青色的便服,耳朵上悬着一对米粒大小的珍珠耳坠,一头白发半用青布包着,发髻中横插着一支青玉发簪。

那支青玉发簪古朴陈旧,甚至没有什么雕琢的痕迹。珍珍想,便是国公府体面的管事婆子都已不会再戴这样的首饰了。

可对眼前的老人来说,她作为天下第一的贵妇并不需要那些华丽衣衫首饰作为妆点,气势、风度与容止是由内而外透着庄严肃穆。

太皇太后似乎眼神不太好,出了门下意识拿手挡了挡冬日的光照,然后眯着眼问:“苏麻啊,这来的左边是大格格右边是阿灵阿的福晋?”

“格格眼神好,说得对。”

太皇太后立即是笑呵呵朝二人招招手,“来来来,都和我去赏赏花吧,别闷在这里了。”

于是苏麻喇姑扶着太皇太后,珍珍和攸宁跟在她们身后,向慈宁宫花园走去。

慈宁宫花园在慈宁宫前方,有单独的围墙围成一片形成单独的花园景致,只是在慈宁宫前方,才被称为慈宁宫花园。

当年珍珍和阿灵阿初见也是在这里,她跨过慈宁宫花园的门时为此事低头一笑。

而太皇太后在前方像是读到了她的心思,回首问:“丫头是不是就在这里见到的阿灵阿呀?”

珍珍怔了怔,喃喃问:“太皇太后竟然知道这事?”

“我怎么不知道呀?皇上可过来和我说了好一阵,说揆叙和阿灵阿都是在我慈宁宫花园相中的福晋,如今两两成双、夫妻恩爱,可见这是个风水宝地。他还说以后要把皇子选福晋都搬到这儿来,也好少点家长里短的事儿。”

珍珍心头一乐,倒觉得康熙这话实在有意思。

选皇子福晋不都是他说了算吗?康熙爷选皇子福晋又什么时候“自由恋爱”过了?

果然苏麻喇姑立马就跟着说:“格格,您尽听皇上瞎说,大阿哥娶福晋也没见拉来慈宁宫花园瞧一瞧,如今不也过得不错?”

可太皇太后却是皱眉剜了苏麻喇姑一眼,“常怀百岁忧!你这糊涂人懂咱们皇上的心思吗?他可是知道自个儿阿哥多了,已经怕起以后家长里短、忙里忙外吵个不休了。”

或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落到知道九龙夺嫡的珍珍耳朵里,就有些微妙了。

康熙爷日后哪里只是家长里短、忙里忙外,那是父子成仇、兄弟相杀。

想到这里,珍珍突然惦记起自家姐姐的肚子了……

记得阿灵阿说过,她的大外甥还有个要和他争抢皇位的亲弟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生。

(十四:看作者,问作者!)

见老太太说着严肃起来,攸宁立即使上自己作为小辈插科打诨的功夫。

“老祖宗,您花园里的花呢?我小时候还拉着珍福晋一起到苏嬷嬷的暖棚里看花呢?”

“还在还在!”一说起花,太皇太后的脸上又有了光芒。

太皇太后似乎膝盖有旧疾,走动起来不太方便,可依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苏麻喇姑蹒跚往西北角的一处“蒙古包”走去。

太皇太后边走边叨叨:“可就心疼我这点花,都不敢带蒙古那些福晋来。”

苏麻喇姑很是无语,拉着太皇太后小声说:“格格,咱们没那么小气。”

“哼,就和他们小气了。大过年的一个个跑来哭天抢地,回头又要说这没见过那没见过,跑我这儿顺东西走。”

说着,太皇太后走进那处简易的暖棚,为珍珍和攸宁指点起满室的花朵。

苏麻喇姑扶着老太太走到一盆开得正艳的火红像百合的花前,太皇太后笑呵呵弯腰闻了闻,朝珍珍招手。

“来,丫头,你来闻。”

珍珍凑近了嗅了一口,笑答:“回太皇太后,这百合香气四溢。”

“这是草原夏日上的红百合,苏麻有心,才种出那么一盆。”老太太扶着花骨朵深深嗅了一口,然后眯着眼悠远深长地说,“你今年夏天也能见到了,在漠西有很大的一片,尤其是喀喇沁部那里的草原,每年夏天都是成片成片的红百合。我小时候送姐姐嫁人去过一次,那火红一片连着天啊,永远都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