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岗屯的春天【二合一】(第2/5页)

正月里头有一次赵三明出去,就被人问到这事儿,赵三明亲口承认了是自己对不起青梅。

虽然没直接说他不能让女人怀娃,可这个话,不就是那个意思嘛?

整个正月里头,赵三明顺利承包了所有大小唠嗑局的热搜头条。

要是你出门跟人闲聊,不说就“赵三明那点儿不行”的话题说出个三五句见解来,那可是要被群嘲消息落后的。

秋老太听了满屯子都在议论这个事,虽说是事实,可她还是难受得偷偷哭了好几回。

这天趁着赵三明上来给她送白刀肉的时候拉着小儿子,秋老太问:“三儿啊,你那事儿咋被人都知道了?是不是谁拿出去说的?”

秋老太没怀疑是青梅在外面说的,她怀疑是大儿媳妇说漏了嘴。

赵三明态度倒挺坦然的,笑着对秋老太道:“娘,这是我说的,反正都是事实,是我对不起青梅,与其等那些娘们儿在背后说青梅坏话,不如一开始就说我。我一个大老爷们儿,被说两句又不掉块肉。”

他脸皮厚,再加上又是从小被人说的,赵三明一点不在乎。

更何况,在他心目中,是真觉得他们不能有孩子全是他当年犯下的错。

是他对不起青梅,哪舍得再让青梅背上骂名呢。

闻言,秋老太也没话可说,仔细想想,好像小儿子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秋老太叹了口气,拉着赵三明又说了些你对不起青梅,你以后不准再混帐,你以后要对青梅,也要对狗子好之类的话。

赵三明全答应了,态度很认真。

大概正如赵三明所说,大岗屯里说他些闲言碎语,早就说了好些年了。

这个事虽然够劲爆,可因为主角赵三明态度坦然一点不遮掩也不生气,说着说着就觉得怪没意思的。

于是到了农历二月,大家都盼望着化雪开春,也就没人再如何说叨这事儿了。

刘老太很郁闷,因为她还没说够呢!

正月里,跳得最厉害的就是她,最高兴的也是她,可她还准备再说个一年半载甚至说到她蹬腿儿嗝屁的时候,周围的人竟然都不说了。

听见她再提赵三明没种的话,这些人甚至还露出“你咋这样”的表情,反过来劝她做人别嘴上太毒。

后来还隐隐传起了之所以她儿子儿媳生不出儿子,就是因为她做了太多阴毒事,损了阴德。

这可把刘老太气坏了。

然而这些话都是大家背着她说的,刘老太也抓不住人,哪怕是她站在外面跳掉了裤子骂骂咧咧也没人在意,反而把她当成耍戏的猴儿围观。

1960年的农历二月中旬,也就是三月份中旬,堆积了一个冬天的雪开始化了,村口的无名河水位上涨,原始森林里化出来的雪水哗啦啦流淌过小溪沟壑,最后汇聚到无名河中。

北方的涨水季到了,露出泥土层的耕地也即将开始新一年播种收割的轮回。

去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江燕子出嫁。

今年二月末,泥巴都晒结实了,江燕子抱着已经三个月的儿子回了大岗屯。

江燕子生了个儿子,别说江婶子了,就连老支书都露出了笑,对这个曾外孙很是喜欢,一把年纪了还抱着在屯子里溜达了好几圈。

因为生了个儿子,江燕子在婆家是彻底站稳了脚跟,送她回来的赵椿树带给岳家的礼都重了好几分。

“梅子你说现在这世道,当个女的咋就那么难?我生孩子那么累,结果孩子一出来,婆婆跟椿树最先关心的就是孩子是男是女。”

江燕子一边麻溜地织毛衣一边嘴上叭叭地说话。

青梅在削枝桠,准备在菜园子里搭个架子。

开春以后赵三明去了外面,不知道打哪弄来一根老葡萄根,说是种上了今年就能爬架子,春夏注意上上肥,今年秋天就能吃上葡萄。

到了大岗屯后,青梅吃的多是野果。

野果虽然好吃,可到底比不上已经被人驯养改良后的品种。

对于葡萄,青梅很上心,忙完了巡逻以及上山巡墓的任务后就抓紧时间凑备起搭架子的事儿。

也不管青梅有没有回应,江燕子毫无障碍地继续唠嗑:“当时我躺在那里一听,真是心都凉飕飕的,我也不是那娇气的主儿,可赵椿树是我男人,好歹也每天睡一个被窝的,总该第一个惦记我吧?哎,我娘也劝我别太在意,爷们儿就是粗心大意,可我心里总有个疙瘩……”

“……反正要我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对他掏心掏肺是绝对不可能了。”

这些都是婚姻里难免会碰到的问题,青梅完全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该说啥,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别怕,以后要打人,就叫我。”

江燕子听她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过心里的郁闷也确实被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