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日常(11)(第5/7页)

想想看,戏本子里,许多千金小姐见了长相俊俏的书生,书生捡起她的手帕还给了她,小姐就一见钟情求父母做主要嫁过去了。

若是换成一个大腹便便,相貌丑陋,还有狐臭的书生捡起了她们的手帕,一见钟情不可能的。

换成女子也是一样如此,他自己是男人,也自认对男人十分了解。

而吴父对自己女儿的颜值很自信,虽说这门婚事已然定下了,但未成婚前的懵懂爱恋和成婚后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他唯一的女儿,自然要替她多做打算。

“是。”

小厮下去了,吴父又笑着看向段青恩张道远两人,“今晚夜色不错,不若就让儒宵在这等着,我们三人去院子里赏月。”

“是。”

虽然过来的时候看见天上黑漆漆的压根没月亮,但段青恩跟张道远还都乖乖跟在吴父身后一道出去。

院子正对着正堂门,吴父带着他们坐在了石凳上,又让人送上茶果点心,开始一本正经的跟他们说学问。

说是说学问,但从他们这么角度,完全可以清晰看到正堂里正等着的马儒骁。

这下两人算是知道吴父为什么要来赏压根没出现的月亮了。

可以想见,等一会吴小姐来了,两人说话时自然不可能关门,吴父可以全程监督两人,又不会听得到他们说话,可谓是一片苦心了。

不光是为了监督两人别越礼,也是为了他们的名声,虽说订婚了,但到底读书人比较讲究。

这样加上小厮,至少有十几双眼睛注视下的亲切会面,才能让以后要是有人提出来时,吴父能轻松挡回去。

在他们坐在黑漆漆天空下“赏月”时,正在屋中忐忑等待的吴小姐也迎来了叫她去正堂的人。

她心跳的更加快了,感觉耳垂都在羞的发烫,虽然猜到了,但还是问道:“父亲可有说为什么叫我过去?”

小厮恭敬道:“主君只让小的来请姑娘。”

他不直接说是马公子过来,只应道:“主君说,姑娘不必带帷帽。”

吴小姐脸更红了。

她羞怯的迈开步子,迎着正堂去了。

于是正在“赏月”段青恩与张道远就看着一位姿态窈窕,走路姿势十分优雅的女子从走廊那边过来,径直进了主厅。

因为吴父也在看那边,所以两人倒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围观好友与未婚妻见面。

一进去,吴小姐对着马儒骁轻轻福了个身,从他们这个角度,只能看到吴小姐的背影,而看到她正脸的马儒骁却像是看呆了一样,硬是愣了好几秒,才慌里慌张的也行了礼。

两人恪守礼仪,倒是没离的太近,但面对面的说了好一会话。

段青恩他们听不到,但也能看的出来,马儒宵都快紧张死了,额头甚至还沁出了汗,但从表情来看,他情绪十分亢奋。

而正厅中,马儒宵紧张的说了几句话才想起什么,又连忙将一直藏在袖子里的首饰盒递了出去。

吴小姐愣了愣,接过了首饰盒,脸也更红了。

面前的未来夫君还在说:“这是我今日去买的,因为此前未见过姑娘,便问了母亲,买了这个发簪,送与姑娘。”

吴小姐拿着首饰盒,满脸羞怯的缓缓福了福身:“多谢公子。”

马儒宵又结结巴巴的,将之前段青恩教自己的话说了出来:“明日我便要上京赶考,也不知能否考上,但请姑娘安心,一尘埃落定,我便立刻回乡,迎娶姑娘。”

吴小姐脸更红了,声音细细的回了一句:“是,我等着公子。”

两个大红脸相对了好一会,马儒宵看着吴小姐那清丽面容,又险些看呆了。

吴小姐实在是不好意思,抱着首饰盒匆匆一福身,就用袖子捂着脸小碎步离开了这里。

吴父远远看着未来女婿那呆呆站在门口望着自己女儿背影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段青恩也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

张道远跟着满脸艳羡的点了点头。

他从小失母,又和亲爹不亲近,远远的就送到了这边,祖父祖母虽然疼爱,到底不是亲生母亲。

因此,他其实是格外的喜欢那种温柔可人的女子的。

当然了,在今日来吴家之前,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全不去想其他的张道远是没发现自己喜好的。

但方才,在瞧见吴小姐那温温柔柔的模样后,他羡慕之余,也开始幻想自己未来的娘子也是这样一个样子。

温温柔柔,乖巧可人。

回去的路上,他忍不住问段青恩和马儒宵:“你们说,我定下的那位姑娘,会不会也像是吴小姐一样,是个知书达理的温柔性子?”

马儒宵还沉浸在未婚妻又漂亮又温柔的美滋滋中,没答话。

段青恩倒是神情古怪的应答了:“应该是吧,官宦千金不都是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