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陈阿娇(第5/6页)

会在宫中执役的人,大多数都是无处可去的可怜人,他们这个年纪,就算是家里还有人,谁家有这么多的闲钱来奉养一个亲戚关系已经有些远的老人呢?因此,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回去,一个个对舒云这个皇后简直是感恩戴德。毕竟,他们这个年纪,出了宫,是真的啥也做不了,他们甚至连那些农作物都认不清楚了。

宫人的事情解决了,刘彻根本没有过问下文,他得意的是,他要有第二个孩子了,卫子夫也怀上了,虽说不如舒云肚子里的这个金贵,但是呢,刘彻如今宫里头就两个孕妇,自然这一个也得小心供起来,虽说卫子夫依旧还只是个七子,但是待遇已经是美人的待遇。

舒云对此处之泰然,倒是窦太主颇为不满,毕竟万一舒云生了个女儿,卫子夫生了儿子,作为皇长子,天然就有挑战皇位的资格。

窦太主想要做点什么,比如说抓了卫青威胁卫子夫,直接就被舒云制止了,说白了,宫里的事情,更多的是看皇帝的心意,外头那些事情能起什么作用呢?就算是窦太主杀了卫青,卫子夫说不定借着这个,还能在刘彻那里搏一点同情分呢!

被舒云这么一说,窦太主自然也不多做什么事情了,她如今忙着到处烧香祈愿,祈祷舒云这一胎是个儿子。舒云反而自己非常淡定,都已经怀上了,难不成生下来是个女儿还能塞回去不成!何况,如果历史具有惯性的话,卫子夫这一胎应该也是个女儿才对,卫子夫在这种事情上,应该跟王太后很有共同语言,她也是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才生下了刘据。也亏得那时候卫青已经出头了,要不然的话,卫子夫的保鲜期可真撑不了那么多年。

舒云心态很好,她还能继续关注造纸的事情,又叫人开始做雕版,研究油墨,准备搞雕版印刷。至于活字印刷,在识字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压根就是没法普及的,因为雕版印刷可以让工匠按照模板镌刻,而活字呢,就需要印刷工人从字模里头挑拣了。为什么一直到北宋的时候才有这玩意出来呢?就是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民间的识字率才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许多工匠也能识字了,但是宋朝之后,后来识字率一度还倒退了,明朝还好,到了清朝的时候,那识字率真的就很成问题了。所以,活字印刷哪怕被发明出来了,也一直没能成为主流。

少府那边,已经造出了第一批的纸张,当然,质量还有些问题,不过呢,这些是可以改进的,一些墨家的人呢,也在忙着改良工艺,好提升产量,降低成本,要不然,这玩意只能作为奢侈品,并不符合舒云的初衷。不过呢,很快,她就可以先印刷出一批书出来看看。距离太皇太后寿辰还有两个月,这个时间足够了。

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足以让舒云在那些士大夫那里刷一波声望了,另外,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学派,都得承舒云的人情,如此一来,有着底层百姓还有士大夫阶层的支持,舒云未来的地位就不可动摇了。

至于接下来要做什么,舒云还得考虑一下,什么马蹄铁,马鞍之类的,最好还是算了,舒云敢保证,自己只要一拿出来,刘彻就能立马找个借口攻打匈奴,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这个技术被匈奴那边得到了,之后可就要面临大麻烦了。无论是马蹄铁,还是马鞍马镫,这个技术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之前没人想到而已。马鞍马镫对于匈奴人来说问题不大,马蹄铁呢,比较考验冶炼技术,须知匈奴人如今还在用青铜武器呢,就这个,也是中行说这个叛徒带过去的,这也导致了汉初的时候,汉匈之间装备的差距被迅速缩小,一直到后来,大型□□发明出来之后,才有了改变。但是匈奴人虽然冶炼技术不行,可是西域那边,有几个小国,冶炼技术可不差,回头匈奴人拿着汉人友情提供的新技术,吊打汉人的话,舒云觉得,自个就真的是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与其先搞什么马蹄铁,马鞍马镫,还不如先琢磨着叫人尝试着炼制钢铁呢!不过这玩意也不好搞,关中这边缺乏铁矿,煤矿什么的倒是有,但是这年头采矿技术也很糟糕,几乎就是用人命堆起来的,少府名下的许多矿山,用的就是奴隶开矿,问题是,这天底下,总共才有多少奴隶呢?

卫子夫有孕之后,刘彻似乎是得到了某种鼓励,带着几个美人就去了上林苑,舒云呢,也懒得跟过去凑热闹,这会儿就留在宫里头开始琢磨着应该怎么攀科技树。在这个时代,虽说已经出现了许多黑科技,比如说什么不生锈的青铜剑,还有秦朝的时候搞过轨道车辆什么的,问题是,并没有系统的工业体系,舒云有的时候想到什么事情,然后再一看,前置条件根本不满足,还得再研究其他,舒云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事情也没那么深入的了解,因此,只能将自个知道的那些都记下来,然后一个个得开始往前推,将前置条件都列出来,再看什么是可以现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