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乌拉那拉氏(第6/6页)

因此,胤礽自然得琢磨着,让这个新出来的北方织造的位置落到他门下奴才的手里。

至于胤褆嘛,他几次掌握兵权,要跟下面那些将领打好关系,就得实在一点,要么升官,要么发财,升官什么的,对于武将来说,一般需要实打实的功劳,而发财就很简单粗暴了,没钱你连手底下的亲兵奴才都养不起,所以,做将领的,就没一个不喜欢钱的。因此,他也盯上了这个位置。

康熙却只是坐在自个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为了织造的事情争执,尤其是索额图跟明珠二党,互相揭短,弹劾个没完没了。康熙不动声色,反正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等到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双方都已经损失了不少,最终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了。

然后呢,这个北方织造的位置,却是出人意料地落到了汉臣手里,要是这是如曹寅他们那样,原本就是上三旗的包衣,曹寅还是康熙的奶兄弟,读书时候的哈哈珠子,大家对此都可以理解,可是,康熙选择了一个各边都不靠的汉臣,这就让大家有些想不通了。

康熙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北方织造其实是去坑蒙古人的,而满人呢,当年跟蒙古那边联姻的不少,另外就是,旗人对于织造上头的一些事情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这个织造不像是江南几个织造衙门一样,肩负的政治使命比较重,北方织造是为了赚钱的,所以,他需要一个懂经济,能赚钱的人去干,他选的这个汉臣正是如此,这位科举出身,但是家里头原本却是商户,因为小时候显露了读书资质,所以被过继给了同族的长辈,入仕之后,因为家里原本就有钱,所以也没必要贪腐,官声还不错,而且手腕也灵活。

康熙要的就是能做事的人,为此,并不介意给下面的臣子一点甜头,因此,他允了一个皇商的名额,当然,前提是,他不能将差事搞砸了。这位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正砸到自个嘴里的汉臣呢,哪有不感激涕零的道理,商家出身的他,最明白这个北方织造衙门代表什么了,哪怕衙门里头只是指头缝里头露出来一点,就足够再造一个自家那么大的家业出来了。至于皇商的名额,更是一个保障,自家以后就不再只是商人,也是迈入了士族这个阶层了,如果再能攀上某个皇子宗室,那以后就更不用愁了!

当然相应的,这个差事不好做,他能看出里头的利益,其他人也能看出来,所以,想要在里头掺和一手的人不要太多,所以,这个织造衙门的章程肯定是不能和其他织造衙门一样的,相应的,他要是想做好,估计也得做好得罪一大票人的准备。

富贵险中求,比起得罪那些权贵,还是得罪皇帝更可怕,得罪那些权贵,被报复也就是后来的事情,还是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解决的,可是得罪了皇帝,那就得立刻倒霉,谁没点把柄呢,上头一追究,立马就是罪过!何况,他也是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的。在朝堂上,汉人出头比满人可是难得多,他当年科举名次又不是太靠前,要不是家里头有钱帮他活动,每次做官考评都比较高,他也没如今这个机遇,所以,这次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

这个汉臣带着康熙的旨意走马上任了,按照康熙的许诺,甭管这个衙门一年能上交多少钱,这里头在前面二十年,起码有一成,是给胤禛他们府上的,算是对他们的奖励。

胤禛立马推脱了一番,最后将二十年缩减到了十年,没办法,他之前找舒云帮他算了一笔账,结果得出来的结果差点没把他吓着了,这个衙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只要不出什么大的问题,每年能够上交的利润,将会比得上江南盐税,这个数字,是真的非常夸张了,胤禛不觉得烫手,那才叫奇怪了呢!

更烫手的事情来了,一切看起来都风平浪静之后,康熙终于想到,自家儿子除了一个太子之外,其他还都是光头阿哥呢!然后,康熙就开始搞爵位大派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