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乌拉那拉氏(第6/6页)

像是这些被噶尔丹打得抱头鼠窜,不得不跑到京城来求援的蒙古王爷,他们干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京城来呢,不就是担心他们要是去找草原上的其他亲戚,不光没法获得什么援助,还要被他们将自个剩余的实力也吞并了吗?

这在草原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部族出现了颓势,那么,被其他的部族瓜分就是难免的结局。

这些人倒是非常急切地希望清廷能够帮他们将草场抢回来,在自个的地盘,他们是王爷,但是想要让他们出钱出力,那就没办法了!理由也非常理直气壮,他们是真没有,自家的家底都让噶尔丹抢走了!当然,他们许诺起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嘴皮子利索,眼睛眨都不眨,表示只要天可汗能抢回自家的草场,那么回头一定唯天可汗马首是瞻,恨不得将部族的未来全许诺出去,至于到时候会不会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谁要是真相信这些蒙古贵族一诺千金,说话算话,那才是见了鬼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又一向自诩仁君,哪里会对这些表示自个如今已经是一穷二白的蒙古王爷们穷追猛打呢,哪怕明知道这些人能够跑到京城,肯定留了后手,也得好生安抚,免得破坏了满蒙团结的大好局面。不光如此,还得赏赐他们,让他们安心在京城待着,回头他这个圣天子,自然会带着他们去攻打噶尔丹,将他们失去的草场抢回来。

大概是第一次,胤禛对康熙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怀疑,面子就这么重要吗?胤禛如今对于数字什么的,是非常敏感的,他帮着督办粮草,稍微一算,就知道光是在粮草之类的上头,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还是不考虑到有什么意外损耗的情况,如果在进入漠北的途中,遇上风暴,那再多的准备,也是白搭,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漠上的风暴比起海上的风暴还要可怕一些。

虽说心里头觉得康熙死要面子这种事情着实有些不那么靠谱,但是胤禛终归不是那种愣头青,会直接跑到康熙那里去表达自个的想法,他只是放在心里,下意识地想着,如果是自己,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强逼着那些摆明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蒙古王爷们出钱出人吗?

舒云敏锐地意识到了胤禛的改变,虽说上辈子的感情被抽离了,但是那时候,身边连同一帮子儿女都是典型的政治生物,也将舒云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出来了,胤禛心中已经出现了比以前更加强烈的野心,他渴望表现自己。

其他人并没有感觉到胤禛的变化,就算是感觉到了,也只是觉得大战当前,作为一个年轻阿哥,想要建功立业而已。

大量的粮草装在车马上头,通过各个渠道,向着草原运送过去,大清的战争机器虽说没有全面启动,但是如今也算是预热完毕,已经开始部分启动起来了。

虽说康熙想要御驾亲征,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是先派出了不少人马,进入草原待命,或者说是阻止噶尔丹进一步的扩张。噶尔丹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多年经营,在漠北根基深厚,也有着不少死忠,加上背后还有罗刹国的支持,因此,虽说经历了一场大败,但是实力恢复得很快,他之前的时候,还企图让康熙允许他继续南下,恢复准噶尔原本的地盘,但是被康熙一口拒绝了,开玩笑,在清廷这里,你早就是逆贼了好不好,谁会跟你妥协啊!

噶尔丹为了快速恢复实力,自然是要去掠夺别人,不管是别人的地盘,还是别人的牛羊,亦或是别人的人口,他那边如今真的是什么都缺,因此,什么都靠抢!要是再让他这样抢下去,回头朝廷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因此,康熙已经下了决心,必须毕其功于一役,这一次,一定要彻底将噶尔丹解决了,省得漠北这边年年不安份,朝廷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跟噶尔丹一直耗着。

康熙的战略还是比较靠谱的,清兵大举压阵,导致噶尔丹不得不开始收缩,双方火药味越来越浓,互相之间已经有了好几次小规模的冲突,就等着决战开始了!

而在战争开始之前,胤禛却承受了他的第一次丧女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