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乌拉那拉氏(第5/6页)

可惜的是,胤禛是有心报国,前提是要有机会才行,他想着法子在康熙那里刷存在感,想要捞个差事,但是康熙偏偏不给,这让胤禛颇有些郁闷起来。

而后院里头呢,李格格和宋格格却是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她们很难理解舒云的做法,作为福晋,讨好自个的丈夫才是第一要务,偏偏福晋却去研究什么莫名其妙的学问,一个男人,真的能忍受自个的妻子比自己强吗?所以,这两位琢磨着,在这个时候,正是显示自己是解语花的时候呢,所以,开始频繁想要在胤禛那里露脸。

她们还算是比较成功,胤禛毕竟已经是一个相对开始成熟的男性了,人家是有生理需求的,奈何福晋年纪小,又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当然,两人还没到没有共同语言的时候,如今还是会经常坐在一块儿说说话的。胤禛显然是不喜欢听什么家长里短,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舒云倒是也很少跟他提什么比较生僻的学问,反而是闲聊比较多。胤禛的那些烦恼,舒云也是爱莫能助,不过呢,她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而胤禛呢,对于舒云的一些基于西学的设想也很感兴趣,他不需要深入了解那些理论,他只需要知道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就可以了,他就是个比较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但是光聊天解决不了生理需求,胤禛这个身份,自然也不能依赖自己的左右手,所以呢,跟李格格和宋格格那边交流的次数就多了起来,那两位也是精明人,并不会在胤禛那里说舒云的坏话,但是却是极尽奉承,又能婉转承欢,自然在胤禛那里有了一些地位,她们如今才算是在胤禛的后院有了一定的底气,不再像是以前一样,心虚气短,小心翼翼了!

没人会因为舒云的事情嘲笑胤禛,毕竟,大家视野不同,皇子们都是典型的政治生物,他们不需要跟文人比吟诗作对,跟武将比上阵杀敌,他们需要的是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而男人之间也会攀比身边的女人,有舒云这样出身高,性格好,然后居然还挺擅长西学算学的福晋,这就很让一帮皇子羡慕了。

胤禛去上书房的时候,原本因为当年小狗尾巴还有头发,跟胤禛一直不对付的胤禟,居然扭扭捏捏地跑过来,表示想要跟着四嫂学习算术,上书房里头教的那些算术实在是太简单了,没什么意思,四嫂那边的算学本事肯定更强一些。

胤禛虽说某种意义上,是个挺小心眼的人,但是当年毕竟大家年纪都比较小,胤禛还剪掉了胤禟的头发,在普遍意义上的观念看来,人的头发可比狗尾巴毛重要多了,所以说,胤禛当年其实没吃亏。如今胤禟这般跑过来,在胤禛看来,就是这个弟弟主动和好了,他琢磨了一下,说道:“你先去问了汗阿玛,汗阿玛要是同意了,那就没问题!”

胤禛觉得舒云应该不会反对,她就不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那些算学知识,哪怕是身边的宫女太监,只要他们愿意学,舒云也愿意教。所以,多加一个胤禟也没什么。尤其胤禟在这方面是真的挺有天赋,或者说,这小子从小就对挣钱感兴趣,在他看来,算学学得好,那么挣钱上头,就没人敢糊弄他!

宜妃一直挺受宠,胤禟自然也经常有机会见到康熙,因此,胤禟很快就求了康熙要去找四嫂学算学,康熙沉吟了一番,便答应了下来。

康熙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自个这么多的儿子,总不能将来一个个随便封个爵位混日子,总要学点本事,给自己,给将来的新君分忧才行。康熙根本就没想过,就算是太子如他所愿当了皇帝,但是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都叫自个兄弟占了,他自个的儿子该怎么办!

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本来就是真理,老爹做皇帝,和兄弟做皇帝,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目前来说,康熙的想法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虽说偏心,但是,也不会让其他儿子吃亏,当然前提是这些儿子不是什么混吃等死的废物点心才行。

胤禟喜欢算学,很好,多学点,不管是将来去户部算账,还是去工部算工程,甚至去兵部算后勤,都不是什么坏事,那就去学呗!胤禟这个年纪,也没到需要跟嫂子避讳的时候呢,何况,胤禟所谓的学习,肯定也不是跑去跟舒云一对一教学,估计也就是隔三差五地讨教一下,上书房那边才是正经的功课呢!

胤禟对于正经的功课一点也不喜欢,四书五经什么的,有什么意思,还是算账比较好玩一些。

对于自个儿子的胸无大志,宜妃一点都不觉得生气,做皇子的,要有什么样的志向呢?胸无大志好啊,才不会将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惹着了,回头能确保一辈子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