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马皇后(第5/6页)

看朱元璋对于那些归附的部族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直接编户齐民,让他们从游牧变成定居,虽说牧民的日子好过多了,但实际上,那些被封了官位甚至是爵位的部族的头人实际上却是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权力,只能做个富家翁,要是他们善于经营的话也就算了,不善经营的,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就被那些奸猾的商人将手里头的钱忽悠完了!

所以,不管下面的牧民如何厌战,上层的北元贵族却是不愿意放弃如今的权势的,为了保证他们的富贵,他们是不在乎下面牧民的死活的!王保保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保持自身的影响力,就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几次打败了明军的。

京城这边距离草原并不是很远,即便是皇太子大婚,前方依旧在保持着低烈度的战事,常有捷报传来,京城的百姓对此习以为常,胜利是常态,胶着都是少数,战败这些年来几乎是绝无仅有。那些消息灵通的商人现在都懒得等消息了,而是就等在前线附近,战事一结束,就赶紧过去将明军的战利品买下来然后稍微在当地处理加工一下,就运回来,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这些藩国使节可没这个赚钱的心思,他们听到这些捷报,只会瑟瑟发抖,暗骂国内那些目光短浅,自以为还是百年前的光景呢!如今的大明,军威极盛,市井里头那些闲人都对此津津乐道,比如说大明一座火炮,打出去直接轰塌了半座山什么的,这里头固然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空穴未必无风啊!

这些藩国的使节如今在酒席上头就是各怀心思,食不知味了。一些及时对大明称臣,态度还比较亲善还算是好一些,不管怎么说,自家起码没怎么得罪大明,回头顶多跟国主禀报一下,让国主之后更恭顺一些,别让大明找到理由就是了!像是这等天朝上国,也是得讲规矩的吧,要是随随便便,就对原本恭顺的藩国下手,也不怕其他藩国兔死狐悲,一块儿翻脸啊!

但是那些如今还在首鼠两端,甚至国内其实被蒙元残军控制的藩国就比较悲催了,看着上头大明那些已经开始长成的皇子,一个个就有些悲观起来。大明的皇子数量是真的不少,眼看着就差不多要长大成人了!虽说中原的规矩,一般是二十加冠,但实际上如果孩子出息,或者是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十几岁加冠算成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在上层,加冠算一个标志,更直观的标志其实是大婚,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定下了婚姻之事,成婚之前就会先加冠了!

大明这边,别的不说,皇后所出的几个儿子都已经大了,次子也已经定下了婚事,皇三子如今年纪也不能算小了,而其他妃嫔所出的皇子也陆续长大了,说不得,几年之内,这些皇子就会陆续要去建立自己的藩国,谁知道到时候他们会选择什么地方呢?

这些藩国的使节在忧心忡忡,而一帮子皇子,其实也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目标,这会儿几个年长一点的皇子已经开始凑一块儿商议起来了。

朱樨之前收集了大量藩国的资料,她的意图其他的皇子自然很快也搞明白了,人家就是要提前想好了地方,然后可以做好足够的准备。家里的妹子都能有这个觉悟,他们一帮做兄长的,总不能跟个愣头青一样横冲直撞吧!

所以,很快,其他的几个年纪已经不小的皇子都开始准备了起来,甚至磨着朱元璋,从他那里复刻了一份舆图出来。

朱樉没什么好说的,他自从定下来要娶王明珠之后,他的未来差不多就已经定下来了,那就是经略草原,如果他能力不足的话,可能草原还要跟几个兄弟分享,但是很显然,朱樉这个性子,是不想跟任何人分享的,哪怕是朱棡这个同母的胞弟,更别说其他异母兄弟了。

别说是在皇家了,就算是其他人家,异母兄弟之间一般也是不会有多深厚的感情的,甚至异母兄弟之间更多的是竞争意识。分家产这种事情,自然是嫡长优先,但是如果是要分家族的一些隐形的实力,比如说是人脉之类的话,就得看哪个儿子更出息了!尤其是读书人更是如此,资质这东西并不会因为你是嫡出,就会更天才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族就得将这些隐形的力量更倾斜在更有资质的人身上。比如说,家里认识一个大儒,但是家里的面子只能让他收一个弟子,在资质差不多的时候,自然是嫡子优先,但是,在资质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自然是谁资质好,谁上!要不然,那就是浪费了难得的资源了!

在皇家自然也是如此,朱樉朱棡他们占了自个亲娘是皇后的光,日后能够得到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只会更多,而其他的妃子了,如果自家父兄还有足够的实力,还能够在开拓藩国的时候帮一把,可是其他那些生母没多大背景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他们未来为了开辟藩国成功率高一点,只能捡软柿子捏,自然,能够开辟的藩国也不会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