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马皇后(第5/6页)

而且,比起汉人来说,自然是草原上的民族对高丽更有威胁性,汉人大多不适应高丽苦寒的气候,这也是为什么隋唐时候,几度征讨高丽失败的缘故,气候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别说是这个时代,就算是放到几百年之后,在这种地势比较复杂的北方作战,也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同,从千年之前的东胡人,匈奴人,到后来的突厥人,契丹人,再到近一点的女真人,蒙古人,他们原本就生活在苦寒的北方,早就适应了这样的气候,闲着没事的时候,也是要跑到高丽打草谷的,他们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比起高丽人还要强呢,又兵强马壮,高丽人是真的不愿意招惹他们这些草原上的民族,能服软还是先服软,免得回头真的打过来,只怕啥也不剩了!

相反,汉人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杨广当年都差点将高丽灭国了,人家稍微吹捧一下,诈降了一番,就翻了盘,尤其,汉人就算是将高丽打下来了,其实也没什么,高丽最终还是高丽人的高丽。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丽人做出之前的选择,半点不让人觉得意外。

可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危险就在眼前,人家试个炮都能轰碎一个小岛,高丽这边海岸线可是很长的,就算他们不上岸,在化冻之后沿着海岸线一直放炮,也足够高丽倒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丽人也不敢赌朱元璋是不是君子,好不好面子了,只得老老实实地服软,生怕惹怒了朱元璋,回头自家就被灭国了!高丽人也是果断,他们直接将高丽国内的那些元廷官员抓了绑了,恭恭敬敬地送到了船上。也是那些元廷官员压根没想到,一向恭顺的高丽居然这么快就翻脸不认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直到被送到了战船,然后作为俘虏运往应天,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高丽这边的变故自然被蒙古人知道了,他们一时间只气得大骂白眼狼,但是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哪怕明军已经快要兵临城下,蒙古人这边其实依旧不算一条心,王保保那边甚至已经拥立了出逃的太子为帝,这会儿元廷名义上两个皇帝,也算是奇观了!

朱元璋巴不得元廷自个玩完,敌人都是猪队友那才好呢!所以,一方面有条不紊地攻城略地,另一方面,还派人出去挑拨离间,最好元廷自个打起来。

不过很显然,朱元璋想得太多了,不是所有人都蠢到这个份上的,蒙古人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就算是不能继续团结一致,却也不能一直内乱下去了。大家不得不暂时联手。

明军距离大都越来越近,大都俨然已经守不住了!元廷本来也不擅长守城,何况大家都想要保存实力,谁乐意被人瓮中捉鳖呢!尤其,亡国之君能有什么好下场呢,别的不说,当年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那真是生不如死。一番争执之后,大家终于勉强达成了共识,大都不守就不守了吧!因此,听到明军攻占通州的军报,不等明军继续前进,包围大都,元顺帝就带着元廷诸多大臣还有麾下忠于他的兵马直接逃了出去,留下帖木儿不花坚守,实际上,这位淮王已经是弃子了。

徐达的确是当世第一名将,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兵临城下。帖木儿不花倒是忠心耿耿,死守大都,但是,此时元廷早就已经是民心尽失,大都城内,就算是残余的蒙古人都是人心惶惶,毫无斗志。

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大都就已经被徐达拿下,帖木儿不花等人自尽殉国,还有一些舍不得死的也只能投降了。

“大都陷落,元廷差不多已经亡了!”书房中,舒云看着军报,脸上露出了一个笑来。

朱标也非常兴奋,朱元璋这一辈人的目标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原,原本以为元廷那么强大,有生之年未必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因此,朱元璋还曾经对朱标表示,若是他这辈子没能北伐成功,这个任务,还得他们继承下去。

朱标那时候自然举手发誓,自个一定会继承父辈的志向,坚决覆灭元廷,为汉人报仇雪恨!

如今听到舒云说,元廷差不多已经亡了,朱标一时间竟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个曾经给汉人带来了无数灾难,带来了不知多少阴影的元廷就这么灭亡了吗?

朱樉却是有些郁闷地说道:“这么不经打的吗?我还想要去打这些鞑子,多立一些战功呢!”

舒云笑道:“你很喜欢打仗吗?”

朱樉理所当然地说道:“当然,男子汉大丈夫,立身世间,自然是要提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才行!要是蒙古人这么快就玩完了,那等我长大了,我该干什么呢?”说到这里,朱樉都有些低落起来了。

舒云笑了起来:“这个倒不至于,元廷丢失了中原,但是,他们还有草原,一时半会儿,他们还是可以支撑下去的,所以,说不定过个几年,你爹就允许你带兵北伐草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