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两全其美(第3/4页)

自己虽曾展示出军事的天份,始终未曾统率过以十万计的大军,与敌对决沙场,难怪与会诸人均有不满的表情。

项少龙恭敬道:“请恕微臣愚鲁!”

徐先道:“大王请三思此事!”

其他鹿公、贾公成等纷纷附和,都是劝庄襄王勿要仓猝决定。

将军杜壁更道:“五国联军锐气方殷,若弃函谷关之险,妄然出战,一旦败北,恐函谷关也不能保,那时联军长驱直进,大秦基业怕要毁于一旦,此刻实宜守不宜攻。”

吕不韦脸色阴沉之极,冷冷道:“我们今趟之败,实因敌人来得突然,以致措手不及,此次既有备而战,将完全是另一番情况了。”

鹿公冷哼道:“信陵君乃足智多谋的人,当年曾破我军于邯郸城外,前车可监,右相国怎可说得这么容易。”

徐先接口道:“我军新败,锐气已挫,纵是孙武复生,怕亦要暂且收,大王请三思。”

这已是他第二趟请庄襄王三思,可知他反对得多么激烈。

吕不韦不悦道:“太原郡、三川郡、上党郡关系我大秦系霸业的盛衰,若任由无忌小儿陈兵关外,三郡一旦失守,彼长我消,更是不利,大王请明察。”

庄襄王断然道:“寡人意已决,就任命……”

在这决定性的时刻,殿外门官唱道:“魏国太子魏增到!”

吕不韦冷然道:“不杀此人,难消我心头恨!”

庄襄王正要下令押太子增进来时,项少龙大骇扑出,下跪叩首道:“大王请听微臣一言。”

包括庄襄王和吕不韦在内,众人无惊地看着跪伏地上的项少龙。

事实上连项少龙也不知自己应该说些什么话,只知若让太子增进殿,被庄襄王下以处死的命令,那他就有负龙阳君所托了。

他和龙阳君的关系非常复杂,可是只要他开口请求,便感到必须为他办到。只冲着他护着赵雅一事,就义不容辞了。

庄襄王讶道:“少龙想说什么呢?”

项少龙心中叫苦时,脑际灵光一闪道:“微臣刚才听到的,无论主攻主守,均有得失风险,所以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法,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立可解去函谷关之危。”

众人大讶,都不知他有何妙法。

庄襄王对他最有信心,所以才会同意吕不韦荐他领军出征之议,欣然道:“快说出给寡人参详。”

项少龙道:“今次五国之所以能合成功,兵临关下,关键处全系于无忌公子一人身上,此人若去,联军之围不战自解,太原三郡亦可保安然。”

众人无不点头。

连吕不韦都恨不得他有两全其美之法,他虽一力主战,其实是作孤注一掷,如若再败,就算仍能守住函谷关的地位亦将不保了。

项少龙道:“当日微臣曾到大梁……”一五一十的,把信陵君要借他刺杀安厘王一说出来,然后道:“只要微臣把此事告诉太子增,让他回国说与魏王知道,魏王必心生惧意,怕魏无忌凯旋而归时,乘势夺其王位,在这情况下,当会把魏无忌召返国内,夺其兵权,如此联军之围,不攻自破。”

众人均听得不住点头称许。

信陵君魏无忌与魏王的不和,天下皆知,当年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后,便要滞留邯郸,不敢回魏,只因秦人攻魏,安厘迫不得已,才央信陵君回去,若说安厘不忌信陵君,是没人肯相信的。

秦人亦爱用反间之计。

白起攻长平,就以反间之计,中伤廉颇,使孝成王以赵括代廉颇,招来了长平惨败。

小小一个反间计,有时比千军万马还要厉害。

徐先皱眉道:“项太傅这提议精彩之极,可是本相仍有一事不解,若这样明着放魏增回去说出这番话来,那岂非谁都知道我们在用反间计吗?”

杜壁也道:“这计虽好,却很难奏效。”

项少龙一点不奇怪这杜壁为何特别针对他,因他一向属于拥秦王次子成乔的阵营,只不知是否他身分崇高,并不因阳泉君一事受到株连。

以吕不韦赶尽杀绝的手段,当然不会因心软而放过他,可知此人定有凭恃。

项少龙道:“三天前,魏国的龙阳君派人来游说微臣,希望微臣能为太子增美言两句,保他性命。假若微臣卖个人情,与龙阳君的人合作,助太子增偷离咸阳,同时又把信陵君之事诈作无意中泄露与他知道,这反间之计,便可望成功了。”

庄襄王赞叹道:“少龙果不负期望,此计妙绝,就如你所说,由你全权去办。”

徐先等最紧要就是不用出关与敌硬拼,吕不韦亦乐得不用冒险,于是皆大欢喜,转而商量如何令太子增不起心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