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4页)

老兵们除了新进丧偶的,都是有家室的,他们都有单独的独门独户房子住,也不是多好的房子,但是土砖木梁瓦顶还是有的。

前期是茅草顶,后期慢慢换的,以前的集体宿舍都是地窝子,现在做集体宿舍的都是库房。

维修连才来四五年,没有住过地窝子,他们没有集体宿舍,来的时候都是拖家带口,能做集体宿舍的也是旧库房,不过维修连已经帮他们隔成一间一间单独的。

沈清和选的宿舍在维修连与五连家属区中间地带,彼此都离的不远。房子是单独的,也不大,就是相连的两间。

前面三天不需要工作,报道,还有熟悉工作环境,沈清和不需要熟悉,但是改造家里是需要的。

沈父夫妻也请了几天假前来帮儿子改造房子,这不一家四口,全在忙叨。

“儿砸,我垒的灶咋样?”沈父砌的灶与炕都是非常好的,是他的独门手艺,骄傲着呢!

“很好,比外面的大师傅都垒的好,真棒!”老父也是需要鼓励的,沈清和在家里给予家人的都是鼓励。

“那是,你爷爷传给我的手艺,肯定比外面的那些人强。”

两间屋子都可以做卧室,当中就只有一堵墙,边上连门也没有,是临时隔开的。

一间屋子有灶,连着炕,秋冬初春就住这间,夏天就隔壁那间,等猫冬的时候,父母来小住也有地方住。当地的炕都是那种能住四五个大人的那种大炕。

家里已经似模似样,一个旧炕柜,还有一个炕桌,炕席铺好,还有家里拖来的干柴,以及两口大水缸。

锅碗瓢盆都有,还有一个旧碗柜,是家里亲娘舍不得扔的那个旧碗柜,被三姐沈红玲洗的干干净净,还在外面阳光晒风吹干。

“小弟,想吃什么,三姐给你做。”

“等会儿,我去河里抓几条鱼,三姐去大姐二姐家里,通知一声,让他们都来吃晚饭。”沈清和说完已经背着背篓出门,手里还拿了一个自制鱼叉。

一个人在河边,滴下一滴灵水,不一会儿涌来好些鱼,什么鱼都有,最不易让人发现的就是黑岩鱼,不仔细看就是一块石头。

沈清和一口气叉了十条黑岩鱼,还有十条鲢鱼,他自己喜欢吃鲢鱼。胖头鱼也叉了不少,都是大鱼,背篓都装不下。

用编好的草绳串好鱼,挂在鱼叉上,背着背篓还肩上扛着鱼叉,鱼叉上面都挂着鱼。

走进维修连,大家的眼神都看直了,沈清和不小气,也不让人说闲话,路上和不少人打招呼,“哟,小和子,在哪儿叉那么多鱼?”

“河里,运气好遇到一个小鱼窝子。”打着哈哈,说着谎话。

“哟,那真是运气不错,但你也有真本事,居然能叉到这么多。”

“那是,我用弹弓打鱼也是一样的厉害,打小就练,还能不厉害?”臭屁的吹自己一番。

维修连没有五连这些普通连人多,只有普通连一半的人。

差不多三十条大鱼,够大家分的,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直接去连部,后面跟着一群人,有家属还有一些孩子们,也有维修连的老兵。

老兵们早就明白沈清和的意图,心中暗自满意,还没有进连部的大门,就开始大声喊,都是一个个老爷们儿,声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