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3/4页)

这些格格与小阿哥们也不知是信任宝珠眼光,还是怎么地,拿到名单后一个个的又跑来询问她的意见。

宝珠不愿意掺和到庶子婚事当中,想了想,直接学着之前给弘晖挑选福晋的法子,让他们自己来。

不久,宫中选秀结束,因为提前将定好的人选给康熙通过气,几个孩子的婚事倒是没有生出波折。前头几个年纪到了的小阿哥们的婚事也就定下了,相关人员全都满意,于是很快开始走三书六礼,为接下来的婚事筹备起来,好长一段时间,府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而这时,几个已经及笄的格格们从女先生那儿告了假,相携来给宝珠请安。

宝珠对请安这些宫斗文里面很方便下绊子的活动十分不感冒,这些孩子又每天要到学校读书,于是宝珠干脆连这些孩子每月初一十五的请安活动都直接免了,实在不知道她们来干什么。

但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些个小格格来找她,肯定是有事相求。

宝珠让李嬷嬷将人带进来。

一番请安过后,宝珠干脆问起几人来意。几个小格格面面相觑半晌,这才由其中年纪最大的二格格开口:“嫡额娘,女儿只是心有不解,想要请母亲为女儿们解惑一二。”

宝珠挑眉:“何事?”

二格格嘴唇紧抿,眼底有些不甘:“女儿只是想要知道,为何女儿才学本事明明不比哥哥弟弟们差,想要一个爵位封号,却只能等着皇玛法想起来,才能赐下?皇玛法定下的三门考试,女儿也有自信每门考中优等,为何女儿就不能凭着自己本事参加考封?”

前段日子几个与她年纪相当的兄弟接二连三参加考封,且每一个都考得优等,获得了贝勒爵位,可她们这几个年纪相差不大女孩儿,却只能等着皇玛法意外想起她们,或是只能由阿玛到宫中请旨,方才能得到自己本应得到的封号,这样被动的境地,让她们心底的焦躁一日胜过一日,最后实在坐不住,只好来找福晋了。

至于为何不去找阿玛?自然是因为在她们心里,阿玛并不如福晋来得亲近,更让人信赖——

越是长大,这些个小格格就越是清楚,以阿玛的性子,若非福晋提议,她们这些小格格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只能如同其他皇子家的格格一般,被困在后院的四方小天地内,学习一些女子应有的技能,而后安心等待嫁人便是,至于其他?阿玛是绝对不会想到,甚至可能不会让他们去做的。

宝珠倒是有心为这些格格说话,但这事儿最终拿主意的到底是康熙,而她一个儿媳妇,除了逢年过节的皇家家宴,她又哪有机会与康熙见面?

所以最后还是要找胤禛。

宝珠看向几个小格格,有些无奈:“本福晋到是愿意让你们凭自己本事去争取自己的爵位,可你们情况与男子不同,你们那些兄弟能参加考封,是因为朝廷本就有这么个制度,本福晋提议让府上年纪到了的小阿哥们去参加考封,只需劝服你们阿玛就好,可你们这些小格格也想效仿自己的兄弟,便只能求皇上,这事儿本福晋可做不了主,你们只能去找你们的阿玛。”她笑了笑,“你们也不必担心慌张,若是四爷知晓自己的女儿这般有上进心,只有高兴的,万没有指责的道理。”

不是做不了主,而是她不能瞎掺和。

作为男人,胤禛确实更喜欢柔弱的,以夫为天的女人;但作为父亲,他可不一定希望自己的女儿被养得跟菟丝花一般,只能依附自己的额驸生活。

皇家女儿,身份天然高人一等,岂能被奴才拿捏?

几个小格格听了福晋这话,面面相觑,脸上流露出几分犹豫。在福晋手下讨生活这么些年,这些小格格对福晋的性子也有几分了解,都知道她并不是那等敌视庶子庶女,见不得她们得了好的嫡母。福晋既然这样说,定是这事儿她确实说不上话。

宝珠说完,便端起茶杯悠悠品茗,只等这些小姑娘自己想清楚。

也没多久,几个小姑娘便似下定了决心,起身向福晋告辞。

几个小姑娘性子果断,既是真心想要靠自己获得爵位封号,自然不会踟蹰不前。没几日,胤禛便向宝珠提起这事儿,并向宝珠征询意见。

宝珠自然说了许多好话。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只靠自己,就算以后会当皇后,也绝不可能。但若是胤禛的这些女人也产生了与男子相比的意识,却要容易得多。

倒不一定非要让女子做官之类,但至少,要杜绝清中后期时将女人不当人的做法。

清早期,女人的地位可没那么低。

如宝珠预料的那般,胤禛自己倒是喜欢以夫为天的女人,但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成这个样子,被几个女儿找到,听了他们的诉求后,胤禛反倒十分高兴。又听了宝珠的劝解,原本的一丝犹豫也没了,立刻进宫找上康熙,将自己女儿也想靠自己获得封号的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