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2页)

宝珠到底不在朝中,所以对朝中风向了解不多,但胤禛在前朝走动,对朝中风向简直不要太了解,自然,他也就察觉到了皇阿玛如今对自己也渐渐不耐烦起来,种种言行也透露出了对自己的防备。

“所以您需要给皇上表态,彻底坐实自己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的形象,好让皇上对你放松防备。”

胤禛有些意动,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宝珠增加砝码:“妾身瞧着四爷这些年对那个位置也不是真的没想法,如何就不想想,皇上对继承人的考察是多方面的,考察对象也不止您一个呢?”

胤禛来了精神,当即颔首:“说说你的看法。”

宝珠笑道,“您认真想想,皇上当初对太子寄予厚望时候,对他身边的什么人最在意?”见胤禛陷入沉思,她笑了笑,“皇上最看重太子的妻子和继承人。”

胤禛一愣,立刻想起当初皇阿玛为他们几个兄弟指婚时的场景。

当初大皇子等前面三个年级相差不大的皇子相继到了成婚的年纪,面对老大胤禔与老三胤祉,康熙虽然对他们福晋略有考察,但更多的还是让他们自己的母妃挑选嫡福晋人选,自己拿主意。甚至于胤禛自己,不论是为了给孝庄皇太后冲喜,还是给孝懿仁皇后冲喜,他的福晋人选挑选得都没那么严格。

可是太子妃的人选,却是经过康熙精挑细选好几年后才定下来的。

因为这,胤礽的婚事拖到了他二十多岁。

比起胤禛十三成婚,太子这年纪可就太大了,放在现代那就是超级大龄剩男。

以此,完全可以看出康熙对未来国母的慎重态度。

而对太子继承人的看重,也可以从康熙一直将胤礽长子弘晳带在身边培养可以看出一二。

想到这儿,胤禛下意识地看了宝珠一眼。

他这个福晋可是有着大清第一福晋的名号,就算日后当皇后,也完全可以做到母仪天下,想必皇阿玛对福晋不会不满意。

而继承人……

胤禛自己对弘晖是十分满意的,聪慧,果断,谈话言之有物,心怀天下,喜欢干实事而非说空话。

可是弘晖在上书房读书这么些年,皇阿玛却极少与之接触,自然无法知道弘晖的好处,也就无从谈起对他的继承人满意与否。

如今有一个机会,虽然仍旧无法让皇阿玛看到弘晖的好,却能让皇阿玛知道他并非后继无人。

“我要好好想想。”最终,胤禛开口这样说。

宝珠点点头,并不觉得失望。

离开胤禛书房后,李嬷嬷忍不住开口:“老奴之前以为福晋是想要巩固弘晖阿哥在府中的地位,但听您之前的话,似乎并非这样的想法?您若是贸贸然将其他阿哥推到皇上面前,让皇上看到了他们的好,到时对弘晖阿哥的地位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可怎么办?”

宝珠失笑:“嬷嬷想太多了。”

她来找胤禛之前当然不会什么也没考虑,但在她看来,康熙若真的因为考封而看到了胤禛其他儿子的优秀,自然会对弘晖产生好奇,继而想法子将其叫到身边考较一二。

而对弘晖的优秀,宝珠有足够的自信。

再者说,她可是知道胤禛对弘晖这个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继承人有多满意,就算康熙对其他阿哥的喜欢超过了弘晖,日后当皇帝不仍旧是胤禛?到时候立谁为继承人,还不是胤禛说了算。

康熙总不可能在将皇位传给胤禛的时候,还特意留一个让胤禛必须将皇位传给自己喜欢的孙子的附加条件吧?康熙可没那么蠢。

所以宝珠对李嬷嬷的担心,那是完全没放在心上。

而这边,胤禛得了宝珠的建议后,立刻找到了邬思道。他将宝珠想法告诉邬思道后,认真征求了他的建议。

邬思道沉思片刻后,点头:“奴才倒是觉得,福晋这个建议十分可行。哪怕最后皇上不曾同意让府上的阿哥们参加考封,您至少也向皇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若是皇上答应了,自然更好。如福晋所说那般,若是见到府上的阿哥个个优秀,皇上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定会将其列入参考选项,为您增加砝码。”

胤禛听了这话,立刻下定决心要往宫里走上一遭。

“且慢!”邬思道赶紧叫住胤禛。

胤禛倏地回头:“先生可还有其他嘱咐?”

邬思道沉吟片刻后,建议道:“奴才不建议您直接进宫求情。”

“嗯?”胤禛皱眉,“此话何解?”

“府上阿哥年纪最大如弘晖阿哥,年纪也未曾及冠,想让其他年纪更小的阿哥提前参加考封,到底不曾有这样的先例。”邬思道认真建议,“您不如寻个时间宴请皇上,再带上弘晖阿哥与几位即将参加考封的阿哥随宴,一来可以让皇上与几位阿哥多接触接触,让皇上看到几位阿哥的优秀,二来酒足饭饱,四爷哭诉一二,让皇上应允此事也容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