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4/4页)

然后,太子妃便果断告辞回宫了。

宝珠:“……”

MD,这地儿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她让人找到三福晋与八福晋二人,说了太子妃已经离开的事实后,便果断提出有事要先走一步,若二人还未逛够,只管留下,一直逛到想回府的时候再走。

三福晋二人不知缘由,却也大致猜到与太子妃有关,于是也没为难,直接带着人离开了圆明园。

宝珠甚至来不及感激,便直接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回府后,宝珠立刻将太子妃今日所说之事全部记录到纸张上,连同太子妃交给她的信件一起,完整无缺地送到胤禛书房。

一切做完后,她才终于松了口气——

太子妃今日种种反常,应当是……得了太子授意吧?

太子妃与三福晋并非同样的性子,出嫁前的生活也完全不一样。三福晋未出阁前在家中的生活其实并不算特别好,她父亲也并未真的将她视作女儿,而更像是一种工具——用来联姻的工具,而且不论妻妾身份,都以嫁入皇家为荣。不只是她,董鄂一族其他女子也都是一样的命运。

若是有人感兴趣去调查爱新觉罗家的妻妾中,究竟有多少位董鄂氏的话,那数目,一定会让人震惊。

也正因为这样,三福晋对董鄂一族其实没有太多感情。

所以三福晋面对胤祉时可以说翻脸就翻脸,完全不会顾及自己的娘家会不会因为她的举动受到不好的影响。

可太子妃出嫁前在家中备受宠爱,不但父母兄弟,就连族中其他长辈也对她寄予厚望,对她十分疼宠。所以就算险些丧命于太子自首,太子妃本人其实,也不太可能做出背叛太子之事。

——她得为自己的娘家考虑。

况且太子掌权几十年,当初被朝野上下夸赞的过去也不是作假,他自然不可能与胤祉一般愚蠢到将内宅全权交给太子妃,而不留一丝后手。

太子妃做了太子几十年的枕边人,难道不知道太子的多疑?她会蠢到在太子眼皮子底下犯事,给太子送把柄,然后得不偿失?

但太子妃做出来的事,却与她的性格完全相反。

这背后若说没有其他比太子妃身份更高之人支使,谁信?至少宝珠就完全不信。

可太子妃在整个大清,身份都是顶尖的那一拨儿,除了太子与康熙,宝珠实在想不到还有谁的身份比她更高。

可是康熙不可能收集太子罪证后,还拐弯抹角地交给宝珠,让胤禛来领这个功劳——

康熙若真有这些罪证,指不定立刻就能二废太子,还用其他动作?

所以宝珠猜测,真正授意太子妃将太子的罪证交给她的,正是太子本人。

宝珠早有耳闻,自太子复立之后,除了一开始因为愧疚,康熙对太子的态度还有几分亲近,之后他待太子的态度便越来越差,甚至到了动辄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太子的地步。

父子二人的关系显见地比废太子之前,都要差得多。

太子似乎也被康熙的种种行为逼急了,近段时日为了自保也是屡出昏招,恶性循环之下,父子两人关系越发紧绷。

最近,太子似乎终于认了命,对自己登上大位再没有了一丝念想。

于是,有了太子妃的行动。

胤禛回府不久,便让人将宝珠请到了书房。

“这封信,以及太子妃告诉你的那些话,应当都是太子想要通过太子妃与你之手,送到我手上的。”胤禛长长地叹了口气,“太子坚持不了多久了。”

太子复立之初,因为皇阿玛对太子的态度比之前好了太多,胤禛还曾想过要不要打消夺嫡的想法,但之后无论是皇阿玛的态度骤变,还是十三的怪病,都坚定了他的想法。

他一定要做最后的赢家!

宝珠轻笑一声后,忍不住叹了口气:“果真是这样。”

胤禛看着她:“福晋猜到了?”

宝珠点点头:“你们与太子妃接触不多,所以不太了解太子妃的性子,妾身倒是对太子妃的性情了解一二。这不像是太子妃能做出来的事,太违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