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4页)

胤禔皱眉,声音粗狂:“信?”

侍卫低头,不敢直视:“回殿下,确实是一封信。上面没有写收信人姓名地址,也未透露寄信人身份,于是属下擅作主张,拆了那封信。谁知信中什么也没写,只有一个地址。”

地址?

“属下看过信后担心有诈,于是带着所有兄弟到信中地址去一探究竟。谁知发现,赵先生极其家眷竟然就住在里面。”

这位赵先生,便是之前设计胤禔的幕僚了。

胤禔猛地起身:“人呢?”

侍卫答:“属下已将人带回郡王府,如今正关在马棚处,只等郡王发落。”

胤禔立刻出门,直奔马棚而去。

他亲自审问了三天三夜,才终于撬开了这位赵先生的嘴,得知了他原本是在为谁效力——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位赵先生是老八胤禩的人。

因为胤禩从小被惠妃养在身边,所以胤禔与胤禩的关系也是所有兄弟当中最好的,胤禩脑子又聪明,时常能给出许多有用的建议,于是他愈发看重胤禩,也给了胤禩很大的权利。

要说在自己身边安插人手,还是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么多年也没让他发现破绽,除了他母妃和福晋,也确实只有老八胤禩做得到。

想到之前传闻,胤禩为他做的所有事,只是为了自己以后夺嫡做准备……

胤禔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可真是他的好兄弟。

胤禔知道皇马最近肯定不想再见到自己,短时间内也不打算进宫去招他的眼,于是让人找到投靠自己的大臣,让其想法子在皇阿玛面前推荐胤禩做太子,并让其极尽夸耀之能事,务必要让皇阿玛注意到胤禩的聪慧能干与礼贤下士。

而他自己,等到事情过去,也不忘亲自向皇阿玛举荐胤禩。

挑拨离间嘛,这活儿他熟。

果真没多久,康熙就对胤禩的态度越发不好起来。

胤禔与胤禩关系好,虽然胤禩对胤禔不怀好意,可为了取得他的信任,胤禩也是真的下了血本儿的。

胤禩暗中的许多谋划,胤禔只要想,大多都可以知道。

比如老十胤请了位叫做张明德的道士给胤禩算命,然后得了句:“八爷的气,白气融于紫光之中,郁郁不绝,如丝如缕,流光溢彩,令人目眩。与九爷、十爷从皇宫中带出来的紫气大不相同。八爷若有缘封王,就有天子之分。请问,王上加白是个什么字”

这话一出,胤禩顿时坐不住了,不管是作戏也好,又或者担心此事传入他人耳中也好,总之他当场发火,直接给张明德扣了一口大锅,试图威慑:“如今圣明天子在位,皇太子辅佐朝政,父慈子孝,君严臣恭;太子贤德仁厚,天下皆知,你难道要离间皇室吗”

谁知张明德不听,仍旧继续开口:“先说这个'佳'字。乃一人执圭之象;再说'美'字,美拆开了是八王大。”

胤禩本就有心大位,听了这话自然十分激动。只是这事儿隐秘,万万不能让在座之外的第二个人知道,于是赶紧封锁消息,试图将此事摁下,且等最好时机放出,借此让人相信他上位才是正统。

毕竟胤禩自认自己无论哪点都不必其他兄弟差,唯独身世让人诟病,自然想要通过其他办法弥补。

老十找来的这个张明德,正好可以做到。

可惜这事到底还是被胤禔知道了,他也不打算做什么,只是找了个机会,就在这风口浪尖上,提前将此事捅到了康熙面前。

太子才废,这胤禩就跳了出来,目标直指大位,比之胤禔都要来得可恶。

康熙怎么会高兴?

加上之前查出其挑拨兄弟关系的种种行径,康熙一度对胤禩的恶感,还要超过胤禔。

再加上除了吃斋念佛、沉迷撸娃的胤禛外,其他儿子私下的小动作十分频繁,总是让他生气。且因为太子被废,朝堂势力大洗牌,许多大臣希冀从龙之功,竟纷纷选了皇子投靠,一时间朝廷乌烟瘴气,就连上朝,也总能见到这群大臣为了身后主子彼此攻讦,针锋相对。

完全没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康熙竟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废太子的举动,是不是做错了。

之前他也后悔,但那只是出于父子感情,如今后悔,却是觉得太子被废,似乎不但没坐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反倒将这群儿子的心思活动起来,有了别的想法,进而影响到了他的统治地位。

康熙琢磨许久,终于想了个法子。

这日,康熙找来李光地,谈完正事,他开口问了句:“废太子之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

废太子胤礽虽然被囚禁咸安宫,可经此一事似乎反倒想开了,整个人都通透许多,吃好喝好睡得饱,精神状态比之前当太子的时候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怎么可能生病?